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妙峰山林场104个小班及其内主要树种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内业测定、野外控制实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算等方法,参考美国国家火险等级系统,建立可燃物易燃性指数和燃烧强度指数模型,旨在实现森林燃烧性的量化评价及等级划分,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降低森林燃烧性的有效措施。得出了以下结论:(1)植物和可燃物种类之间的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负荷量、含水率、表面积与体积比、灰分、热值等方面,特别是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冠层负荷量和密度大于侧柏(Playcladus orientalis)林,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草本含水率变化幅度大、表面积与体积比较大、灰分含量较高、热值较低,灌木含水率稳定、表面积与体积比较小、灰分低、热值小。叶、小枝、大枝、100hr、10hr、1hr含水率逐渐降低,叶片灰分大于枝条。对冠层负荷量和密度,活可燃物大于死可燃物,油松林大于侧柏林,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2)森林小班主要林分的潜在火行为由大到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且地表火较多,而树冠火较大、危害性高,同时2种林火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地表火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高度分别在0.072~0.620 m/min、5.445~178.227kW/m、0.169~0.689m之间,而树冠火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高度范围是 7.57~70.56 m/min、2 460.27~35 647.99 kW/m、2.81~9.62 m,且潜在火行为极高的林分一般位于林场北部和西北部。同时,由于风速和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影响,地表火、间歇型树冠火和连续型树冠火,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3)根据林火发生和发展的两个过程,基于林火燃烧试验建立可燃物易燃性和燃烧强度指数模型,提出了森林燃烧性的量化评价体系,并依据各影响因子的取值对森林燃烧性进行等级划分。其中,可燃物易燃性包括极易燃、较易燃、可燃、较难燃、极难燃5个等级,可燃物燃烧强度包括极高强度、较高强度、中等强度、较低强度、极低强度5个等级;综合可燃物易燃性和燃烧强度,从2个方向上将森林燃烧性划分了 25个等级。(4)通过林场森林燃烧性评价,森林小班主要林分的燃烧性由大到小为针叶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且高燃烧性小班集中在林场西北部。小班可燃物易燃性有极易燃、较易燃、可燃和较难燃4个等级,其主要林分分别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与阔叶林,且易燃性较大的小班多分布在林场西北部、中部;小班可燃物燃烧强度有极高强度、较高强度、中等强度、较低强度和极低强度5个等级,分别对应针叶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阔叶混交林,且燃烧强度较高的小班多分布在林场西部。(5)基于森林燃烧性模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提出埋压平铺、割灌、可燃物清理、修枝修冠、控制混交比例等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地表可燃物采用埋压平铺法,控制细小可燃物负荷量在0.03 kg/m2以下;灌木林中割灌强于地表可燃物清理,阔叶林中割灌和可燃物清除效果不明显,针叶林中地表可燃物清理优于割灌;冠层可燃物采用控制混交比例与修冠处理,侧柏林中修枝高度低于油松林,而保留冠层密度和针叶林混交比例大于油松林。所以,森林燃烧性调控要根据林分类型、可燃物状况和冠层结构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