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粮食安全除了口粮安全,还包括营养安全——也就是要保证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足量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对粮食的需求方式多种多样,那么中国有没有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了中国的粮食产出、需求和产需缺口情况,以期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中国的粮食产出将来会怎样发展?在第二章,我们通过建立中国粮食产出线性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未来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很大。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第一个理由是,目前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要素的使用效率并未充分发挥,中国的粮食单产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目前对中国粮食产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化肥施用量,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目前化肥使用存在的问题是:总量很大但是使用效率很低;使用结构不合理,氮肥使用比例过高,磷肥、钾肥施用量不足;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科学施肥程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如果能够严格控制化肥质量,加大对农民科学施肥的指导,增加磷肥、钾肥的使用比例,其使用效果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大幅提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小。其原因,一是目前农业劳动力依然过剩,二是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我们认为,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人口比例会趋向合理,劳动力素质也会进一步提升,人力在农业产量提升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产出没有显著影响。目前中国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很多缺水地区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不足,难以合理利用水资源;而水资源较为充沛地区,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普遍存在,灌溉效率很低,这些都导致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出影响的减弱。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主要衡量因素是农业机械总万千瓦数,中国目前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很高(2012年为102,559万千瓦),但是由于中国农业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规模化作业优势,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产出影响不显著。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要素的产出效率是中国粮食单产进一步提升的可行途径。除了中国粮食单产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个理由之外,我们的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状况比较乐观:不会显著减少,很可能有所增加。在2.4部分,参照曲福田等人提出的中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倒U型”关系理论,我们对中国1985-2012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速度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整体而言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速度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我们分东、中、西部对中国各地区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东部省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动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目前处于减少速度较快的状态。中部地区也存在这样的“倒U型”关系,但是与东部地区不同的是,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处于较快增加的时期,而且增加的速度比东部地区减少的速度更快。西部地区也存在这种“倒U型”关系:虽然目前处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微量减少的状态,但是即将转变为持续增加。因而,我们认为,只要继续保持目前严格的土地政策,进一步减少土地浪费、占用、撂荒现象,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情况就会比较乐观。通过第二章的研究,我们已经发现中国未来粮食产出将会持续增加。那么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状况怎样,这种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在第三章,我们研究了中国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发现未来粮食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是——农村居民对鱼、肉、蛋等动物来源食品消费量增长所引致的畜禽饲料消费需求的增长。因而,未来中国需求量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是作为畜禽饲料的玉米和大豆。但是,这种增长是有限的和可控的。粮食消费途径包括人民的口粮、畜禽饲料、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五大类。口粮消费主要是人们对稻谷、小麦等主食用粮的消费。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对食物多样化、营养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主食之外的蔬菜、肉、蛋、奶、糖、酒等的消费越来越多,研究已经发现中国城乡居民的口粮需求30多年来处于持续减少状态。工业用粮消费主要是副食品加工业和生物能源行业对粮食的消费。副食品的消费量一直比较少而且比较稳定。生物能源(主要是生物乙醇)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而且随着陈化粮消耗的完毕开始使用商品粮,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其发展一直收到比较严格的限制。预计未来会平稳增长,不会成为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方面。种子用粮一直比较稳定,而且用量很少,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高度相关。在未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会大幅增加而且播种技术在不断改善的情况下,种子用粮将平稳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粮食占比也很小,而且随着技术的改进,其在粮食消费总量中的比例将进一步减少。因而在第三章我们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畜禽饲料用粮研究。畜禽饲料用粮是用于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等需求的畜禽养殖业的粮食需求,主要是包括玉米、大豆的消费。在本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参考了日本学者岸根卓郎的“饱食收入水平理论”:由于人的胃容积是有限的,当人们的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以后,会达到“饱食收入水平”,之后即使人们的收入继续增加,对食物的消费量也很难增加。结合这一理论,在3.4部分我们利用指数模型研究了中国城乡居民对猪牛羊肉、禽肉、鲜蛋等的消费量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各种食物的消费收入弹性都比较低了。但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主食的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鱼、肉、蛋等动物来源食物的消费比例低于城镇居民,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成为城镇居民,其对这一类食物的消费也将提高。与之相应,畜禽养殖业对饲料用粮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主要是对大豆、玉米的消费的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是有限的,因为:(1)从总量而言不会超过人的饱食水平;(2)从增长比例而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各主要种类动物来源食物的消费收入弹性已经比较低了。第二、三章分别研究了中国粮食产出和需求的状况,那么中国粮食产需是否平衡呢?如果有缺口,这种缺口的动态变化规律如何,是否存在有效的调节工具呢?对此,在第四章,我们对粮食产需缺口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产需失衡问题仍然存在,粮食产需缺口可以通过调节粮食价格来有效调节。通过建立局部调整预期自适应模型,我们研究了本期粮食产需缺口与前期粮食产需缺口、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发现:本期(t期)缺口与滞后一期(t-1期)缺口正相关,与粮食价格也呈负相关。与滞后一期的粮食产需缺口正相关,是由于滞后一期的粮食产需缺口增大,很多消费者在滞后一期粮食消费不足,就会在本期弥补性增加购粮,增加本期需求,同时农民提升粮食产量的效果还未显现,所以产需缺口会在原有基础增大;如果滞后一期粮食产需缺口减少,情况就会相反。粮食产需缺口与粮食价格负相关比较容易理解:粮食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粮食消费量的反向变动和粮食供给量的同向变动,就会导致粮食产需缺口的反向变动。所以,我们认为粮食价格对调节我国粮食产需缺口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变量,使用价格工具不但可在短期内有效调节粮食产需缺口,更可以通过市场传导机制影响种粮者的行动来根本和持久的调节粮食产需缺口。综合以上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可以确保粮食安全,主要有三点理由:(1)未来粮食产出很可能进一步增加;(2)未来粮食需求增长是可控和有限的;(3)粮食产需缺口可以通过合理使用价格手段来有效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