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支撑,以大规模语料库作为基础,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V上去”与“V起来”这两个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共性和个性,并对两个格式中出现语义交叉现象的难以区分的个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两个格式入句以后句子的语用功能进行了细致考察。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V上去”这一格式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进行了考察。句法上主要考察了“V上去”可以充当的句子成分以及与“上去”搭配的动词的特点和分类。语义上,“V上去”表示的意义经历了“表示具体空间中自下而上的位移→表示由远及近的位移→表示抽象空间意义→表示抽象意义”这样一个逐步虚化的过程,表示的空间意义逐步脱落,形成一个连续统。同时提出了表示不同语义特征的“V上去”中的动词出现交叉现象时的鉴别规则。此外,还考察了含有“V上去”的句子语用功能,将其分为表示叙述、表示评价以及表示推测三种。第二章对“V起来”这一格式进行了多角度考察。句法上主要考察了“V起来”可以充当的句子成分以及与“起来”搭配的动词的特点和分类。语义上,“V起来”表示的意义经历了“表示空间中自下而上的位移→表示时间上的变化→表示抽象意义”这样一个逐步虚化的过程,表示的空间意义逐步脱落,形成一个连续统。同时提出了表示不同语义特征的“V起来”中的动词出现交叉现象时的鉴别规则。此外,还考察了含有“V起来”的句子语用功能,将其分为表示叙述、表示评价以及表示推测三种。第三章在前两章对“V上去”和“V起来”的多角度考察的基础上,对两者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V上去”相比,“V起来”发展得更为成熟,应用范围更广。第四章选取了感官动词“看”“听”与“上去”“起来”搭配的情况进行研究,找出了“看上去”与“看起来”、“听上去”与“听起来”的互换机制,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作出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