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企业内部的期间费用,在业务量上升时增长的幅度大于其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时,费用粘性现象便应运而生。费用粘性研究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部分学者相继从费用粘性存在性、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费用粘性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剖析。目前在学术界,对费用粘性成因的分析中,机会主义观成为主流,即管理层蓄意操纵期间费用,以达到实现个人薪酬、地位、声誉等目的。具体而言,当企业的营业收入处于上升阶段时,管理层将为实现个人利益而产生的开支秘密纳入期间费用中,造成期费用异常膨胀;而当企业的营业收入处于下降通道时,为保留自身控制的优质资源,刻意拖延部分冗余费用的缩减,放慢期间费用的下调速度,最终造成期间费用呈现粘性特征。那么,究竟是由哪些因素诱发了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呢?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费用粘性水平呢?是否会存在着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对管理层自利行为引发的费用粘性现象起到抑制作用呢?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答将无疑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产生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自由现金流假说”出发,探讨了富余的自由现金流量诱发管理层自利行为并加重费用粘性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现金股利的派发通过减少管理层可支配的现金流量从而对费用粘性起到抑制作用的理论根据,并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特别选取了2007年—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以下三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费用粘性;第二,充裕的自由现金流量是否对费用粘性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在自由现金流量充裕时,现金股利的派发是否对费用粘性起到抑制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确存在着显著的费用粘性现象,充裕的自由现金流量对费用粘性具备促进作用,并且在富余的自由现金流量条件下,派发现金股利对费用粘性水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建议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管理层成本费用合理管控意识,丰富管理层责任考评内容,以期较好地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从而最终实现提高企业整体业绩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