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是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少见的、发作性的、单侧的(极少数为双侧)、电击样的疼痛。发病率约为4-5/100000。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主流的有周围病因学说与中枢病因学说两种机制。诊断主要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能对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应积极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当药物难以控制或副作用较大时,需早期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是三叉神经痛最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但在对责任血管的判定、术中岩静脉及小静脉的处理及未发现责任血管的病例的处理技巧等方面,不同医院方法存在差异,临床疗效不尽相同。目的:1、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2、对我科微血管减压术(MVD)的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术中处理,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181例患者中,男77例(42.54%),女104例(57.46%),年龄31-79岁。181例患者在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均经系统的药物治疗。术中发现责任血管174例(96.13%),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7例(3.87%)。174例发现责任血管病例中,单纯动脉压迫155例(89.08%),动脉合静脉压迫11例(6.32%),单纯静脉压迫8例(4.60%);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入脑干区(REZ区)150例(86.21%),远端(近Meckel腔)压迫16例(9.20%),近端合并远端共同压迫8例(4.60%)。174例发现责任血管的病例中,术后7天内,疼痛全部缓解172例(98.85%),明显缓解1例(0.57%),未见明显缓解1例(0.57%),经在术后3月-1年的随访中,疼痛均缓解满意,有效率100%。7例术中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者,术后7天内,疼痛完全缓解1例(14.29%),部分缓解5例(71.43%),未见明显缓解1例(14.29%),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6例(85.71%)疼痛缓解满意,1例(14.29%)患者因疼痛不满意而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有效率为85.7%。术后出现面部麻木者17例(9.39%),其中6例3天后恢复,10例7天恢复,1例7天明显缓解;术后出现头晕6例(3.31%),其中2例2天后恢复,4例5天恢复;脑脊液漏2例,出院时恢复。术后未出现听力下降、梗死、偏瘫等并发症。结论:1、责任血管主要位于REZ区,亦可位于远段;责任血管以动脉为主,亦有少部分静脉责任血管。2、对三叉神经全程进行探查,将所有可疑血管进行分离垫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3、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4、术中保留岩静脉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与手术者的个人经验及手术操作的技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