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一场关乎全民的战争,志愿填报时的学校与专业选择至关重要。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不少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往往无从下手,最后往往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甚至有些考生由于对自身把握不准,填报志愿时高估了自己的分数,导致“无学可上”,造成终生遗憾。“云海工程”中的高考升学指导测验立足于志愿填报指导,效果在云南海南两地引起巨大反响,舆论一片赞扬。此种好的实践,可否在北京推广?各利益相关者对其的社会理解又是如何?本文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中1578名家长、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对6位校长、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深度访谈,从社会理解的三个层次——社会认识、社会评价和社会行动对高考升学指导测验的推广进行分析。从社会认识上来说,家长认为志愿填报指导不充分,应尽快推广高考升学指导测验;学生普遍不清楚自己适合的专业,认为高考升学指导测验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老师认为要客观看待志愿指导,但高考升学指导测验必不可少;校长赞同高考志愿填报对于学生十分重要,但志愿填报指导还不够成熟;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呼吁高考升学指导测验的推广应该尽快付诸实践;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认为推广的测验项目要与其他措施一起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社会评价上来说,各利益主体在评价上的褒义倾向占压倒性优势,这反映出所有利益群体在这一问题上的价值选择的一致性,表现为全力支持对所在群体有利的社会事务和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从社会行动上来说,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必不可少。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高考志愿政策的历史沿革,总结了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社会行动的政策建议:第一,扩充志愿信息量,拓宽志愿信息渠道。第二,改变单一评价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胜任力等综合评价学生。第三,组织全市内的统一模拟考试并公布考生成绩排名及等级,使考生得到更充分的参考信息。第四,加大财政投入,开发综合评价系统。第五,尊重民意,有效引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