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保障,而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主要保护对象,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对于基本农田的保护将要一直进行下去。因此,怎样才能科学合理的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巴中市平昌县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以平昌县上轮基本农田规划成果为基础,对平昌县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进行研究。使得划定的基本农田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同时在质量、布局都有较高的水平。为其他地区永久性基本的划定提供方法思路和经验。论文首先介绍了与基本农田划定相关的理论,通过外业调查收集所需资料,对土地利用现状、耕地现状和基本农田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本轮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按照从上到下分解,确定基本农田的面积。并根据平昌县实际情况、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规范确定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基本农田斑块。最终确定的评价体系包括农用地利用等别、耕地坡度、耕地连片程度、耕地至交通干线的距离、耕地至水体距离、耕地至城镇距离、耕地至农村居民点距离等七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各个指标的具体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以上两种方法,通过指标标准化和综合指标值的计算确定基本农田图斑,实现平昌县基本农田的科学合理的划定。从对结果的分析过程中发现,不但完成了平昌县58121.66hm2基本农田的数量指标,基本农田从质量和布局上来看都属于相对优质的耕地。因此,在基本农田调整过程中,需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考虑才能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