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要求也越高。园林小菊具有植株低矮、开花繁密、花色丰富的特点,并且管理粗放,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园林造景中;近年来,菊花茶等保健饮品越来越受欢迎,茶用菊需求日益增加,‘滁菊’作为四大名菊之首,是茶用、药用皆可的佳品。本文选取了钟山系列园林小菊品种‘钟山紫松果’和茶用菊传统品种‘滁菊’为试验材料,从种苗繁育潜力及优质苗源的筛选开始,并设置‘钟山紫松果,5个不同的定植期、20种不同的摘心方案,‘滁菊’15种不同的摘心方案,通过比较花期的形态指标,优选出适宜生产上应用的优质苗源、最适宜的定植时期及高效的摘心方案。为茶用菊的高产栽培及园林小菊景观建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钟山紫松果,越冬母株上采取插穗扦插繁殖。在育苗季一共繁育出四代采穗母本,可采穗繁育17个批次的扦插苗,其中直接来自越冬母株的有9茬(0-1茬、0-2茬、0-3茬、0-4茬、0-5茬、0-6茬、0-7茬、0-8茬、0-9茬),来自春季新繁的第一代采穗株的有3茬(1-1茬、1-2茬、1-3茬),来自春季新繁的第二代采穗株的有2茬(2-1茬、2-2茬),来自春季新繁的第三代采穗株的有2茬(3-1茬、3-2茬),来自春季新繁第四代采穗株的有1茬,即是4-1茬。随着所采种苗扦插时期的推迟,盛花期也后延。一代扦插苗的根系生物量随扦插期的延后表现为先增加后又逐渐减少,来自二代苗整体生物量高于一代苗,并且随着繁育批次的延后生根速度变快,根较长但是根数未见增多。生根苗从冷藏的第30d开始陆续有黄叶的现象,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植株损耗率逐渐升高直至全株腐烂。冷藏时间超过60d种苗的损耗率超过了 60%,在本试验的定植期下,株高、冠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二代苗整体较0-4茬之后的一代苗表现更好。花朵繁密度最好的是:0-7茬、2-2茬、4-1茬。考虑到适时定植期因素,0-7茬、0-8茬、1-1茬、1-2茬、1-3茬、2-1茬、2-2茬种苗均是优质苗源。2.设置了 20个不同的摘心方案(按照操作时被摘心枝条的留叶数来确定),一次摘心分为4个处理、二次摘心8个处理、三次摘心8个处理。统一于5月12日定植,盛花期时记录株高、冠幅,以此选出最优的摘心方案。结果表明:14叶一次摘心、10-12叶两次摘心、12-12叶两次摘心的株高、冠幅最好。整体来看,两次摘心处理的优于一次摘心方案,而三次摘心最差。结合省工的考虑,推荐14叶时摘一次心为最佳。设置了 5个不同的定植期,分别是:5月10日、5月25日、6月10日、6月25日、7月10日。于盛花期测量株高、冠幅、花径、单株开花数,以此比较不同定植期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时间的推移,株高、冠幅、单株开花数均呈下降趋势,花径则有增大趋势。定植越早,株高、冠幅越大。但定植期最早的处理(5月10日定植)盛花时的株高、冠幅过大,株形不紧凑,定植过晚的两个处理(6月25日和7月10日定植)的冠幅偏小。因此建议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都是园林小菊钟山系列的适合定植期。3.‘滁菊’在春季萌发后可采穗繁育10茬种苗,其中直接来自越冬母株的有8茬(0-1茬、0-2茬、0-3茬、0-4茬、0-5茬、0-6茬、0-7茬、0-8茬),来自春季新繁的第一代采穗株的有1茬(1-1茬),来自春季新繁的第二代采穗株的有1茬(2-1茬)。扦插根苗在冷库贮藏的损耗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冷藏2个月损耗近50%;而不超过40天的冷库贮藏时间损耗在5%以内,可应用短期冷藏调节定植期。在采穗初期(3月27日),采取的插穗生根定植后用于春季新繁采穗母株,采穗后期(5月17日)春季新繁母株插穗的生根苗生产表现更好,越冬母株的稍差。采穗后期(5月27日),来自春季新繁采穗母株上的‘滁菊’扦插苗的生产株在冠幅、单株花数、单株产量和花径大小方面都明显优于越冬母株‘滁菊’插穗扦插生根的生产株。4.通过测量现蕾期的株高、冠幅,以及花期的单株开花数、花鲜重、花径等指标,比较15种摘心操作:一次摘心3个处理(分别为留9叶、12叶、15叶摘除主茎顶稍),二次摘心6个处理(第一次摘心后对主茎萌发的一级分枝进行摘心,分别留9叶、12叶),三次摘心6个处理(在二次摘心的基减上进一步对二级分枝进行摘心,留9叶),视其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株高有下降的趋势,三次摘心处理的株高整体比一次摘心和二次摘心低。随着摘心次数增加冠幅有增大的趋势,且在摘心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摘心时所留叶片数对冠幅的影响不大。不同摘心次数的处理相比,二次摘心整体的产量和花朵数最佳,且相同摘心次数的不同处理间也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不同摘心处理对花朵大小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