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前、后行斜视手术的不同类型水平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是否产生变化,探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的早期斜视手术对儿童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从而为敏感期内早期实施斜视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01~2014.09在我院斜视与小儿眼科进行斜视诊疗,符合如下条件的患者:就诊年龄1~9岁,性别不限,均在3岁前发病,水平性斜视,屈光状态正常,斜视偏斜角度为≥15△,无眼球运动受限及眼部手术、外伤史,无明显全身疾病。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完善如下检查:眼轴、角膜曲率、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验光、眼位检查、眼外肌功能检查、眼底照相及术后残留斜视偏斜角度。术后三级视功能的检查:使用同视机检查I、II级视功能及远立体视,使用颜少明《数字化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完善检查者共计170例。根据患者手术年龄分为2组,A组:视觉发育敏感期,年龄为1~3岁,B组:视觉发育成熟期,年龄为4~9岁。按照水平斜视类型分为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共同性内斜视3组分别进行A、B两组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计170例被检者符合条件并完善相关检查,纳入统计。(1)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中,A组远立体视及近立体视的术后重建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恒定性外斜视儿童中,A组II级视功能、远立体视及近立体视的术后重建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共同性内斜视儿童中,A组I级视功能、II级视功能、远立体视及近立体视的术后重建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视觉发育敏感期内行手术矫正斜视的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率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内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共同性内斜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熟期内行手术矫正斜视的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率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共同性内斜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发病的水平斜视患儿,敏感期内的早期手术更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2)视觉发育敏感期内患病的斜视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最大,尤其是II级视功能、远立体视及近立体视;恒定性外斜视次之,主要影响II级视功能、远立体视及近立体视;间歇性外斜视影响最小,主要表现为对远立体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