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梳理,系统阐明轻苦微辛法的历史源流、理论内涵、临证辨治、处方用药,及其与辛开苦降法的联系与区别等。并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轻苦微辛法医案的统计分析,梳理总结叶天士轻苦微辛法的学术思想体系及临床应用经验,进而指导今后临床辨证用药。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查阅、整理历代有关轻苦微辛法的文献及《临证指南医案》原著,根据一定标准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轻苦微辛法医案,分类整理后录入EXCEL表格,运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总结叶天士轻苦微辛法理论体系及组方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临证指南医案》中轻苦微辛法医案共178例,涉及的病证共计35种,最多者为咳嗽,其次为暑、疟、吐血、痞等。2.共涉及症状85个,总频次508次,各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脘痞、咳嗽、大便不利、不饥等,所有症状中,属上焦者占35.630%,中焦者占26.575%,下焦者占8.661%,其他占29.134%。3.关于舌象的记载共24条,舌白出现频率最高,关于脉象的记载共42条,脉数、脉大、脉弦出现频率较高。4.共用到药物102味,总频次1174次,使用频率最高者为杏仁,其次是栀子、郁金、瓜蒌皮等,脘痞、咳嗽、二便不利等症状与用药之间有明显关联规律。结论:1.轻苦微辛法与辛开苦降法同属于苦辛法的范畴,其理论奠基于《内经》,临床运用始见于仲景,并由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完善,至清叶天士正式形成。2.叶天士将轻苦微辛法广泛运用于外感内伤诸疾病,其中外感主要应用于温病,病机主要是温热或湿热之邪郁痹上焦,从而导致三焦气机不利。3.轻苦微辛法的形成以三焦分治为前提,并受“辛开苦降”“轻可去实”“升降沉浮”等理论的影响,其与“辛开苦降法”相比较,在主治部位、病邪性质、病邪结滞程度等方面均有差异。4.叶天士应用轻苦微辛法时,常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甘淡渗湿、甘寒养阴、苦寒降泄、芳香行气法等,而收疏风解表、透泄郁火、宣畅气机、清化湿热、清热化痰之功。5.叶氏轻苦微辛法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治疗温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