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末,纳米材料研究迅速崛起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纳米科学)。纳米材料是由1100 nm的微粒构成的材料。由于其尺度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的交接区域,因而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隧穿效应,使其在光学、力学、磁学、电学、热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已经在过去十多年得到极大的发展。现在,纳米科学的研究集中在成长机理的研究以及纳米微粒性能的评价上。基于当前纳米科学的发展阶段,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润湿性基底的制备及SiO2纳米粒子在各种基底表面的自组装过程观察。在光学显微成像研究中,盖玻片是研究底物的重要载体,其表面润湿特性对底物成像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研究的底物在溶液中,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对玻片表面进行不同官能团的修饰,可以制备不同润湿性基底。纳米粒子溶胶小液滴在不同润湿性基底表面的挥发过程不同,产生的胶体晶体形貌大不相同。学术界对于纳米粒子在液滴内部的运动规律知之甚少,我们制备了不同润湿性的玻璃基底,通过将电荷耦合器(CCD)与微分干涉相差(DIC)显微系统相连使用,对纳米粒子在小液滴中的运动进行实时原位的观察,获得了200 nm SiO2纳米粒子在不同润湿性基底上运动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纳米粒子自组装动力学的过程提供帮助。(2)采用乙醇诱导的液/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薄膜,并研究其对NADH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该法制备的纳米薄膜对NADH有较好的电催化能力,当金纳米微粒薄膜的表面积增加时,催化位点增多,有利于提高其催化活性。(3)纳米金多层膜基底的制备和对辣根过氧化氢酶(HRP)电催化活性的研究。采用乙醇诱导界面自组装纳米单层薄膜,并通过逐层转移技术层层组装了金纳米粒子多层膜,发现其疏水性和电催化活性随金单层膜的层数增大而增加,当达到5、6层时,其催化性能达到最大值,但当大于6层后,电催化能力反而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