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类Ig的定性、功能和免疫分子进化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淡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兴起,对虾等养殖动物的病害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人们尝试了多种途径来防治虾病,但收效甚微。由此认为虾类免疫学研究是最终战胜虾类病害的重要基础。一般认为,无脊椎动物体液中不具有免疫球蛋白。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无脊椎动物中证实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甚至初级适应性免疫的存在。关于虾内是否存在类Ig物质,尚存在争论。本文运用免疫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以我国南方主要养殖虾种——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对对虾血清中的类Ig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功能分析,为丰富虾类免疫系统研究,探索对虾疾病免疫学防治奠定基础。 结果表明,对虾血清与羊抗人Ig(IgM、IgG、IgA)在单向扩散板和硝酸纤维膜上可分别形成明显的沉淀环和沉淀斑。对虾血清的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羊抗人Ig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对虾类Ig的表观分子量为70 kDa(Wp70),其结合反应可以被特异性阻断和中和。这些与羊抗人IgM、IgG、IgA结合的蛋白质依次称为对虾血清类IgM、IgG和IgA,其在虾血清中的含量依次为0.1578±0.0427、1.2255±0.6844和0.3178±0.1243mg/mL。免疫组化研究证明,对虾组织和血细胞中同样存在与羊抗人Ig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类Ig物质。对虾类Ig的定性分析,为类Ig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将免疫亲和层析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亲和蛋白质组学技术。采用该技术对对虾血清中的类Ig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显示,采用羊抗人IgM、IgG、IgA层析得到的对虾血清类Ig在1-D和2-D电泳上均表现为表观分子量分别为75kDa、73kDa、62kDa的三种蛋白(Ap75、Ap73、Ap62),其中Ap75蛋白与羊抗人IgG反应呈阳性,而Ap73蛋白与羊抗人IgM和IgA反应呈阳性。经MALDI-TOF/MS分析,Ap75、Ap73和Ap62均与南美白对虾血清中的血蓝蛋白具有同源性,其匹配率分别为22%、26%和24%。运用ESI-MS/MS对其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发现Ap75和Ap73分别与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Hcl单体(gi|7414468)和血蓝蛋白前体(gi|1085839)匹配。由此认为,对虾血清中与羊抗人Ig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为血蓝蛋白及前体。 选择不同物种范围,对血蓝蛋白及前体PMF进行Mascot检索。结果表明,血蓝蛋白及前体与高等生物的免疫分子和低等生物的识别分子具有同源性。进一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血蓝蛋白及前体进行保守区的搜索、序列比对、三维结构同源建模及进化树的构建,发现血蓝蛋白及前体中含有一个长252个残基,位于其c端的19一l议e区。在血蓝蛋白及前体氨基酸序列中存在多个与人19高度同源的模序,其中血蓝蛋白前体和Hol单体19一like区的motifoll-625(HPCR611一动和motifelg-633在三维结构中的位置与人Ig重链相对应moti玩.55的位置相似。由于两者在此模序中的氨基酸序列仅有1个氨基酸不同,故仅选取血蓝蛋白前体HPcR6,:一625模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发现该模序序列EYNI开GSHGvYPDKR、与不同生物的免疫分子(如人Ig、TCR、MHq和识别分子(如细菌粘附分子)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是一个新发现的在免疫分子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模序。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血蓝蛋白前体与脊椎动物IgSF的分子进化树中,血蓝蛋白前体与兔IgM和人Ig重链等IgSF分子关系非常密切。这些结果提示,血蓝蛋白及前体是一类与人Ig密切相关的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195玛分子。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血蓝蛋白基因(Hc基因)及其19一like区(Hc*I基因)、19一like+CuB区(He一IB基因)和。+euA区(Hc一NI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取各重组蛋白进行以羊抗人Ig为一抗的immunoblot分析。结果表明,Hc,Hc一I和Hc一IB的重组蛋白能与羊抗人Ig反应,而Hc一NI的重组蛋白不能与羊抗人Ig反应。说明血蓝蛋白与羊抗人Ig的结合区域为其C端的Ig一like保守区。进一步研究显示,其两者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是血蓝蛋白与人Ig的抗原决定簇相似所致。 在对对虾血清类Ig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血蓝蛋白及前体的免疫学功能。结果发现,血蓝蛋白能直接与细菌相互作用,其结合位置在血蓝蛋白为19一like保守区,在细菌为膜蛋白ompx和ompc。血蓝蛋白的lg一like区重组表达蛋白与细菌外膜蛋白的结合可直接导致血清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一种免疫分子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分子互作。实验还发现,血蓝蛋白前体对鸡红细胞和10种细菌表现出明显的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仅被N一乙酞神经氨酸强烈抑制。研究结果说明,血蓝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抗感染分子。 为进一步阐明血蓝蛋白的免疫防御功能,采用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南美白对虾。结果发现,大部分受感染的对虾血清中条带明显增加,其中分子量为28.5kD a的血蓝蛋白裂解片段帅28.5)在12k前后死亡对虾中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5%和56.5%。经卡方检验,两者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O叙对1卜这些结果提示,该蛋白可能与对虾抗感染免疫的能力有关。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对虾类Ig为血蓝蛋白或其前体,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可能是Ig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觀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加用替比夫定600mg,1次/日,口服,基本疗程为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
目的分析羊水栓塞产妇血液当中羊水成分与含量。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羊水栓塞产妇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妇血液当中的羊水成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10
半滑舌鳎是我国渤、黄海的地方性名贵鱼种和理想的增养殖对象,由于过度捕捞和生境变化,资源量严重衰竭,加之独特的生殖习性(雌雄型体差异悬殊和性比变化幅度较大),其种质资源现状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输液室发生的39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结果服务态度不妥,缺乏责任心,工作疏忽大意,操作技术欠熟练,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是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s-CRP、IL-6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
喹乙醇具有双重的作用,在治疗或亚治疗剂量下对养殖动物具有明显的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一旦使用不当还会引起养殖动物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到目前为止,喹乙醇
目的:了解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内科62例各种心脏病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门冬氨酸钾镁+地高辛治疗组和地高
为复合促生菌肥研制提供参考,以前期筛选试验较优的2株溶磷菌(P1和P2)和2株固氮菌(C1和C2)为试材,对溶磷菌剂、固氮菌剂和溶磷菌+固氮菌组合的菌剂进行培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为毛峰茶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以福鼎大毫、中茶108、福鼎大白、金观音、龙井43、梅占6个茶树品种为材料,观察各品种茶树芽叶性状,对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毛峰茶的主要理化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