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时间观念”为基点,以中国传统美学为视野,探讨中国古代时间观念如何在《周易》中呈现,并发展为中国美学精神的重要根脉。《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活水源头,对中国哲学与美学思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时间观念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维度。《周易》以“象”“数”以及“阴阳”理念为建构形式,呈现其独特的时间观。形式本身即富于意味,《周易》的表现结构高度还原了时间的原始状态,使其对时间的把握不流于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时间观念”为基点,以中国传统美学为视野,探讨中国古代时间观念如何在《周易》中呈现,并发展为中国美学精神的重要根脉。《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活水源头,对中国哲学与美学思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时间观念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维度。《周易》以“象”“数”以及“阴阳”理念为建构形式,呈现其独特的时间观。形式本身即富于意味,《周易》的表现结构高度还原了时间的原始状态,使其对时间的把握不流于理性化、抽象化,而指向人的情感体验与本真生存。在美学的视野中,《周易》所持存的时间观主要呈现出“生”“变”“中和”三大显征,体现出其在具体语境下的审美倾向。《周易》中,时间以“乾元”为起点,通过循环、永恒的大化流行,展现“生”的刚健与美好。“变”作为《周易》哲学之核心,蕴含着阴阳二气运动中的节奏之美。同时,“中和”作为时间的人文境界,要求人与“道”同归,修业成德,以至大圆之道境。《周易》时间观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所呈现的审美显征渗透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血脉,以一种时间思维方式,作用于中国传统美学发展的始终,形成中国美学“乐生”“尚变”“崇德”的文化内核。这种作用如何发生,并切实地超越其本原意义,是本文在此语境下探索《周易》时间观念的最终指向。
其他文献
早春植物作为天然次生林中一个特殊的生态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植物类型。大气氮沉降增大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其生态效应已成为当前热点研究方向。为研究长白山天然次生林林下早春植物对氮添加的响应,阐明了早春植物在氮添加条件下的生存策略及功能特征。本研究在长白山露水河试验林内进行氮添加控制试验,试验样地共设置3个水平梯度处理,即对照(CK,0 g N m-2 yr-1
黑土是我国珍贵土壤,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杂粮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为此本研究以黑土区杂粮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以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红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 et Ohashi)和高粱(Sorghum bicolor(L
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既是粮食作物,也是饲料作物,用途广泛。玉米穗腐病是造成玉米减产、籽粒品质差的一种主要病害。感染穗腐病的穗粒还会产生真菌毒素,不慎食用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且穗腐病不仅会在田间造成玉米损失,入库时存储不当也会使病菌蔓延。玉米穗腐病致病病原菌种类繁多,以镰孢菌占比最多。选育推广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玉米穗腐病造成损失的有效举措。本研究于2021年在田间对980个接种禾
卢卡奇对悲剧的阐释,与特定的时代语境密切相关。20世纪的西方文明,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无序状态,整个欧洲正面临着深重的文明危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青年卢卡奇将救赎的希望寄托在悲剧艺术形式上,以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他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提出了悲剧存在的可能性,同时用悲剧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以进一步阐释悲剧的艺术价值,从而回答了悲剧何以能够承担救赎的使命这一问题。本文对卢卡奇悲剧观的研究,主要从悲剧本质、悲剧
芽苗期低温冷害是影响高纬度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耐冷性遗传机制和全基因组预测研究将为玉米耐冷性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基础。以265份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别在芽期和苗期两个时期进行了室内低温胁迫,测定芽期和苗期与耐冷性有关的各项指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玉米芽苗期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耐冷性D值对265份玉米自交系耐冷性进行分类;利用GBS-SN
鲜食糯玉米具有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口感粘糯微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成为玉米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然而,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有限,优良品种匮乏。因此,选育高营养型糯玉米品种成为鲜食玉米发展的关键。本研究根据前期36份糯玉米基因分型结果,选取了来自不同类群的7份高叶酸自交系和4份测验种,利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1份自交系及其28份杂交组合的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配合
黑龙江省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于2020年5月~2021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主要整理并汇总研究野生种子植物种类、植物植被类型、植物区系分布、生活型、调查植物资源储藏量、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及分析,为哈尔滨白鱼泡湿地野生种子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更科学有利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结果汇总如下:(1)白鱼泡湿地公园内分布有野生
土壤线虫和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成分,对作物的生长存在一定影响,也是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研究不同生物肥方案影响下的不同土层深度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响应变化,有助于全面评价生物肥对土壤改良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共设自制酵素、木醋液、混合液和清水对照四种处理,以叶面肥方式喷洒处理,间隔一周以五点取样法分别采集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进行线虫分离鉴定和微生物培养;并检测
肠道菌群在生理条件下与宿主细胞存在着平衡的共生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复杂的人体生态系统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失衡的微生态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疾病的发生,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菌群多样化也会随之改变。肠道细菌及其代谢物一方面通过影响肠上皮功能障碍以及胆汁酸代谢影响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引发肝癌,另一方面通过肠-肝轴循环进入肝脏激活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的进展。目前,针对
“零X”族词语的产生受语言交流的影响,主要是在翻译英语“zero X”类术语的过程中产生的,最早仅在部分专业领域内使用,并未进入汉语日常用语中,随着新闻报刊和网络媒体的推动,“零X”族词语进入到公众视野,被广泛地使用和传播,同时促使“零”发生语法化,由数词发展为类词缀。基于定量统计发现,能够与类词缀“零”组配成词的后加成分“X”可以是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以及兼类词,“X”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