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中的镇静效果,探究其对机体应激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非插管VATS的麻醉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ASA分级Ⅰ~Ⅱ级,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基础疾病,无常规麻醉禁忌证,年龄18-45岁。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实验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所有患者在消毒铺单后由术者行切口局部浸润,开胸后在脏层胸膜、壁层胸膜及肺部表面喷洒0.5%罗哌卡因,胸腔镜直视下用1%利多卡因作对应肋间及上下肋间神经阻滞,并于迷走神经干旁粘膜下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3ml。每组术前均常规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2ug/kg和咪达唑仑注射液0.02mg/kg。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ug/kg,10分钟后以0.5-1ug/kg/h的速度微量泵静脉泵入直至关胸;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丙泊酚持续靶控并先以2ug/ml的浓度输注,待患者入睡后调整为0.4ug/ml,右美托咪定一直以0.2-0.4ug/kg/h的速度静脉泵注,两者于关胸前同时停用。术中心率维持在50~100次/分范围内,血压波动控制在术前血压的20%上下,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通过增加氧流量或是短时手控辅助通气,始终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0%及以上,BIS维持在65~85的范围内,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值变化调整用药剂量,保留自主呼吸,避免呼吸抑制,使病人在手术期间保持睡眠状态,间断测定血气,保证PaCO2控制在65mmHg以下,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观察两组于麻醉开始前(T1)、手术开始20分钟(T2)、手术结束时(T3)的镇静效果,用Ramsay镇静评分进行镇静效果评定;分别于麻醉开始前(T1)、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24小时(T4)三个时刻采集静脉血3-5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应激指标水平:血糖、皮质醇的浓度;在相同时间点取静脉血3-5ml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指标水平:CD4+、CD8+的频数,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1)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T1时刻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接近(P>0.05),T2、T3时间段实验组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组患者应激水平比较:T1时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3、T4时刻血糖和皮质醇都显著增高(P<0.05),且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CD4+、CD8+、CD4+/CD8+免疫指标比较:T1时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3、T4时刻CD4+、CD4+/CD8+均降低,且实验组减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CD8+的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插管VATS中,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比单纯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更加显著,降低应激水平、保证循环稳定,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加速患者康复,同时为非插管VATS麻醉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