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信念推理(false belief reasoning)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性研究内容和最重要的研究角度之一,是指个体能理解他人拥有的对现实的表征是一种错误信念,而且能根据这种理解预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与错误信念推理相关密切的语言达中常用的表征句子为:人物+非事实性信念动词+补语内容。非事实性信念动词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其后宾语补语内容的理解,如“小红误以为皮球是红色的”中,非事实性动词“误以为”决定了补语内容“皮球是红色的”是错误的,从而使得整个句子形成一个“小红”信念中拥有的错误信念表征句子。前人儿童发展行为研究的结果证明,非事实性信念动词与错误信念理解之间存在因果联系(e.g.,Tardif, Wellman,& Cheung,2004; Cheung,Chen,& Yeung,2009),非事实性信念动词知识对错误信念推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首次通过脑成像(fMRI)技术来探讨这一促进作用的神经基础,以揭示两者是否在脑机制上存在共同的功能定位。本实验采用图片材料设计经典的错误信念推理任务,通过错误信念任务和正确信念任务的比较,错误信念任务条件和非信念任务的比较,重复得到前人研究中所发现的与错误信念推理加工相关的脑机制。然后通过含非事实性信念动词形成的错误信念表征句和事实性信念动词的形成的正确信念表征句的比较,以及非事实性信念动词形成的错误信念表征句和和行为动词形成一般描述句的比较,探讨句子材料和图片材料的大脑激活模式的异同。结果发现非事实性信念动词通过否定补语内容而形成的错误信念表征,与经典的图片错误信念任务中形成的错误信念表征,存在一定的神经联系:共同涉及错误信念推理的关键加工,有着部分相同的神经基础(右侧颞顶联合区)。但两者激活模式也存在明显的分离(图片材料:左侧颞顶联合区等;句子材料:左侧额下回等),说明由非文字任务引发的错误信念推理和非事实性信念动词引发的错误信念推理在神经机制上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