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对比穴位埋线及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以及起效时间。方法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81例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干预疗法,1个月为1疗程,共3个疗程;电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体针[中脘、天枢(双侧)、水分、大横(双侧)、水道(双侧)、带脉(双侧)、支沟(双侧)、曲池(双侧)、阴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丰隆(双侧)、三阴交(双侧)]、电针(选取腹部穴位加用两组电针,左右各一对,均选用疏密波,疏波4HZ,密波20HZ),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穴位埋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穴与电针组相同,每次选取9-11个穴位进行埋线,10天1次,3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第1、2、3个疗程后,3组患者总有效率、体重指数(BMI)、体重、腰围的变化。结果1.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第1个疗程对照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4.81%、59.26%、33.33%,电针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85%、85.19%、81.48%,电针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疗程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0%、92.31%、92.59%,电针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治疗前后体重的比较:对照组第1、2个疗程后体重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3个疗程后体重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第1个疗程后体重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第2、3个疗程后体重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第1个疗程后体重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第2、3个疗程后体重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第1、2、3个疗程后体重减少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治疗前后BMI的比较:对照组第1、2个疗程后BMI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3个疗程后BMI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第1个疗程后BMI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第2、3个疗程后BMI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第1个疗程后BMI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第2、3个疗程后BMI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第1、2、3个疗程后BMI减少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治疗前后腰围的比较:对照组第1、2个疗程后腰围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3个疗程后腰围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第1、2、3个疗程后腰围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第1个疗程后腰围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第2、3个疗程后腰围减少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个疗程后,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减少分别与对照组腰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3个疗程后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减少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减少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及电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电针法较穴位埋线法起效时间早,两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