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及预防苏醒期躁动在OSAHS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unken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OSAHS(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Syndrome,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行UPPP(uvulo palatopharyngo plasty,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I-III级,年龄20~65岁,择期OSAHS病人行UPPP手术的患者根据低通气指数及血氧饱和度确定OSAHS病人阻塞情况分级轻,中度患者且手后正常拔管者收入统计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前20分钟,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ml;B组为实验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20分钟和手术结束停用丙泊酚-瑞芬时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手术麻醉方式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全身麻醉,停用丙泊酚-瑞芬时所有患者均连接静脉曲马多PCIA(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gesia,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泵。记录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观察两组术中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后带管期意识恢复时间及RASS(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镇静-躁动评分),术后2h,4h,6h,12h,24h的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记录12h,24h PCIA)泵手动按压次数,计算12h,24h内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曲马多消耗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24内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A,B两组全麻围苏醒期及术后6h,12h血压和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瑞芬太尼,及芬太尼用量均小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带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带管期镇静—躁动评分RASS,B组中重度发生例数明显多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各时点B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内B组PCIA镇痛泵有效手动按压次数、泵内曲马多消耗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A组,24h内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B组优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对OSAHS病人UPPP手术患者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并可减轻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而且具有超前镇痛效果,作为佐剂,配合并接续曲马多PCIA多模式镇痛增强其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曲马多用量,减少其副作用,丰富了多模式镇痛模式,兼顾了术前,术中,围拔管期,术后等4个时间段,发挥中枢及外周双重镇痛作用,并具有抗炎作用,为OSAHS患者临床镇痛提供了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第一章先天性脊柱侧凸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7基因外显子突变的筛查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7(Hairy-and-Enhancer-of-Split-7, HES7)基因外显子突变与先天性脊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已成为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凤庆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对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实证研究不仅能为
单肺通气时PETCO2与PaCO2在肺癌根治术中的相关性目的:观察单肺通气时PETCO2与PaCO2变化,以评定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SA分级I~Ⅱ级择期肺部手术患者20例,
目的: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且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events,SREs)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多项研究已证实乳腺癌术后预防性应用双磷酸盐可以降低
概述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类型与结果,分析伦理评价对于道德判断和行为意图的影响,并结合竞争情报工作实践,讨论了若干行为道德性的检验方法在竞争情报行为道德判断中的应用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紧缺问题,主要从北京市村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入手,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其现状,剖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村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对
目的:明确查氏旋转牵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查氏旋转牵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止咳定喘贴加拔罐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探讨新的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诊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针灸科和
<正>我们在调查和处理事故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常年从事这种工作,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为什么偏偏这次出事了?"显得极为无奈和委屈,似乎只有用"天命难违,
期刊
文章在修正TPB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通讯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实证调研,试图揭开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包括:(1)个体知识共享意愿和外部控制对知识共享行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