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主题图是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教学内容编排,为教学服务。对数学教科书主题图的研究,以期帮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更好地整合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主题图的教育功能,对引导学生数学的学习、优化一线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对完善教科书的编写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认知发展理论、先行组织者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为基础,以初中数学教科书主题图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依托典型的教学案例,探讨主题图的功能及主题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编写三方面给出了一些可咨借鉴的思考。以中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综合已有文献,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主题图应用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数学教科书主题图具有如下功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5)拓展与延伸数学知识;(6)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7)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选取的典型教学案例,提出了五条主题图运用策略,具体如下:(1)作为先行组织者,创设情境,提纲挈领;(2)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突破重难点;(3)整合静态主题图,创造性地应用于课堂;(4)主题图对书本知识的拓展延伸;(5)主题图对德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