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清口服液是由石膏、芦根、甘草、大青叶、桑叶五味药材经提取,浓缩,离心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疏清口服液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药物研究所与吉林华康药业共同合作开发,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为该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本课题前期主要对疏清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实验在成功制备了发酵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的基础上考察了发酵与非发酵口服液成份与疗效的区别。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薄层色谱法研究。本研究分别建立大青叶、甘草、芦根、桑叶四种药材的薄层色谱方法。综合四个薄层色谱图可以看出发酵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谱图有差异,发酵会改变疏清口服液的物质基础。2)HPLC指纹图谱研究。本研究分别建立了14批发酵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27个共有峰。14批口服液样品的相似度在0.55以上,SPS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批口服液明显分为两类,S1-S7非发酵疏清口服液聚为一类,S8-S14发酵疏清口服液聚为一类。表明发酵会对疏清口服液的成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3)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本研究建立了靛玉红、甘草素、甘草酸铵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靛玉红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WondaSil 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89nm;流速:0.8ml/min;柱温:35℃;甘草素、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3.5μm,4.6mm×150mm);以0.1%的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A,以乙腈作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0~14 minA相的比例保持84%,14~19 min,A相的比例由84%降至50%,19~50minA相的比例由50%降至0%;流速1.0ml/min;柱温:35℃;波长:237nm;试验结果显示上述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均操作方便,精密度高,回收率合格可用于相应成分的含量测定。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可知发酵疏清口服液中靛玉红、甘草酸铵含量有所下降,甘草素含量略有升高。4)电子舌实验。本研究采用日本INSENT电子舌对发酵与非发酵两种口服液酸味、苦味、涩味、咸味、苦味回味等“滋味”进行定量测定。根据PAC主成分分析与各味觉指标比较分析结果可知,发酵后的产品与非发酵的产品在味道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酸味差异最大;且发酵后的产品之间总体差异缩小,非发酵的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5)药效学实验研究。(一)对大鼠退烧效果的影响利用15%干酵母皮下注射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用发酵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灌胃给药考察其退烧效果。结果显示发酵疏清口服液高剂量组退烧效果最好,且在5-9h内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高剂量组有明显差异。(二)小鼠咳嗽实验本实验利用浓氨水制备小鼠咳嗽模型观察发酵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镇咳效果。结果显示发酵与非发酵疏清口服液均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但二者无明显差异。通过定性、定量、指纹图谱、滋味、药效学研究等方面考察可知发酵会对疏清口服液的成分和药效产生一定影响。发酵技术可能是未来中药新药创制与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