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鳅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小型淡水鱼类,尤其是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的河流、湖泊、池塘、水沟、沼泽、稻田等浅水水域都均有泥鳅的存在。随着泥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其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增加和自然栖息地的破坏,野生泥鳅的数量持续下降。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泥鳅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我国的泥鳅资源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国的四大河流域的七个泥鳅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从全国七个地区(黑龙江、甘肃、重庆、安徽、江苏、广西和广东)采集了泥鳅样品,分别属于黑龙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从微卫星库中筛选出6对微卫星引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这7个泥鳅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并测得其序列.观测等位基因(Na)数目为7-16,有效等位基因(Ne)数目为3.05~5.52。观测杂合度(H。)的范围为0.202-0.408,期望杂合度(H。)的范围为0.673~0.820,表明7个地理群体的泥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7个泥鳅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38,显示了种群的高度多态性。基于黑龙江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发现6个微卫星均处于HW平衡状态。7个泥鳅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08~0.567,所有群体之间的Fst平均值为0.333,因为Fst代表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因此可以说泥鳅总遗传变异的33.3%源于种群间差异。7个泥鳅群体中除广东群体与黑龙江群体之间为中度遗传分化、江苏群体和黑龙江群体之间为较大程度遗传分化之外,其余群体之间均存在很大程度遗传分化。7个泥鳅群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Fis值为0.167~0.421,均为正值,表明群体内存在较为严重的近交现象。聚类结果显示所有泥鳅群体被分成两支,其中广西(GX)、甘肃(GS)和重庆(CQ)三个泥鳅群体聚为一支,黑龙江(HLJ)、江苏(JS)、安徽(AH)和广东(GD)聚为另一支。对黑龙江群体和江苏群体进行分配模式检验,结果发现,黑龙江群体里的遗传特性比较一致,而江苏群体里面却混杂了相当一部分黑龙江群体。说明在我国部分地区,野生泥鳅群体已经受到了人为干扰,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当地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