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公集》注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西凉王李暠的后人,諡为文,世称李文公。著有《李文公集》。  李翱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旧唐书·卷一六零》)。早年曾师从古文家梁肃,梁肃评说李翱文章“得古人之遗风”。后师从韩愈学古文,是韩愈古文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他的文章与韩愈齐名。  李翱在唐德宗贞元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谏议大夫、湖南观察使、户部侍郎、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  李翱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在思想上,李翱一生崇儒,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见《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在文学上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他的《复性书》三篇试图构建起儒家的心性论,对宋代理学的建立、明代心学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文公集》共十八卷,也是李翱本人文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本论文将以《李文公集》为注释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李翱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史学思想进行探究。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