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背景:颅脑损伤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以及临床救治水平的逐渐提高,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伤后颅外并发症特别是感染往往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系统混乱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细胞免疫、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通过结合应用尿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前瞻性研究干预后患者的免疫学和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本课题从以下两个部分对TBI患者的细胞免疫、相关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和UTI的影响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细胞免疫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目的:探讨TBI患者的细胞免疫、相关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外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36例。测定入院后1、3、5、7天的CD3+、CD4+、CD8+、CD4+/CD8+、CD34+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补体C3的动态变化。正常对照组15例为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成年人。结果:颅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在伤后第1天有明显下降(P<0.05);CD4+在伤后第3、5、7天有明显下降(P<0.01);CD8+在伤后第7天有明显升高(P<0.05);CD4+/CD8+在伤后第1天(P<0.05)及3、5、7天有明显升高(P<0.01);CD34+在伤后1、3、5、7天均比正常值高(P<0.01),但呈逐渐下降趋势;NK细胞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第1天开始下降(P<0.05),此后下降非常显著(P<0.01);补体C3在伤后第1天明显下降(P<0.05),但在第3天(P<0.05)、5天(P<0.01)有明显升高;CRP在伤后一周内均升高(P<0.01),第5天最明显,之后渐下降;NSE在伤后一周内均升高(P<0.01),第1天最明显,之后渐下降;不同伤情、不同愈后在伤后1、3天CD3+、CD4+、CD8+、CD4+/CD8+、CD34+、NK细胞及CRP、NSE、补体C3的值也不同。结论:TBI后早期,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混乱,特别是细胞免疫障碍,是创伤后发生感染及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为我们治疗TBI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生化指标可以为我们判断病情、预后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乌司他丁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外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22例。在入院后第1天开始使用乌司他丁20万U/次,每日2次,连续使用7天。分别测定入院后1、3、5、7天的CD3+、CD4+、CD8+、CD4+/CD8+、CD34+、NK细胞及CRP、NSE、补体C3的值。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与颅脑损伤对照组比较:CD3+在伤后第5天有明显下降(P<0.05);CD4+在伤后第5、7天有明显升高(P<0.01);CD8+在伤后第5、7天有明显下降(P<0.01);CD4+/CD8+在伤后第5、7天有明显升高(P<0.01);CD34+在伤后1天下降(P<0.05),第3、5天均比对照组高(P<0.01);NK细胞在伤后第5、7天升高(P<0.01);补体C3第5、7天有明显下降(P<0.01);CRP在第5、7天有明显下降(P<0.01);NSE在第5、7天有明显下降(P<0.05);GOS>3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TBI后细胞免疫抑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损伤,对颅脑有保护作用,并可提高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