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公太神信仰研究——以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客家公太神。主要遵循民俗学科的学术要求,把梅州五华县安流镇公太神信仰田野调查作为研究基点,辅以粤闽赣客家地区公太神信仰的田野资料,采取多学科多角度综合分析方法,对特定区域内活态的信仰民俗事象进行整体研究。其研究特点是重视当下的、日常的信仰生活,透过语境思考信仰民俗的特性和文化功能。在突出公太神信仰的“民俗性”、“民间性”、“生活性”之余,也关注其“宗教性”要素,诸如仪式过程、象征体系、主体经验、祭祀组织等等。在对地域文化概念的反思中,通过不同角度的集中式的描绘,指出了民间信仰的存在状态及其相关的传承性问题。   民间信仰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紧密结合,它的生成、演变与创造它的民众的需求息息相关。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信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为民间信仰总是和普通日常生活的各种要素相关联,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它都存在于一个被实践、被考察、被引导的立体空间里。它在其中不断地进行调适,顺应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认识到它的社会性和生活性,才能立足于它的传承性,才能正确地重新解读民间信仰的“传统”内涵。这一点,对建立现代民主国家来说,是重要而且应该关注的问题.   论文首先分析客家公太神的基本类型、地域特色和文化特性,兼顾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社区和跨区域、文本与田野描述和比较,第三、四章主要阐述公太神信仰的祭祀形式和组织方式,说明了信仰实践的基础和观念,涉及到公太神信仰中传统习惯的沿用方式,并把它们放置在地方权力结构中,分析了地域社会和民间信仰的彼此互动和运行机制。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理论阐述,从信仰基础和人际关系、民间信仰与佛道民间化、地域文化知识范畴、民间信仰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来说明民间信仰的本质要求一一与生活密不可分。结语是论文中心观点,提出认识民间信仰传承,要从集体性来包容它,从整体性来保护它,从传统性来引导它。
其他文献
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因素有很多,土地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土地是人类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社会财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土地对于以耕地为生的农
仲裁制度是现代社会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仲裁制度逐渐地发展壮大,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渐渐地暴露出其先天不足的诸多弱
学位
石大夫是鲁中山区村落庙宇中所供奉的地方性神灵,据目前资料所知石大夫信仰肇始于明代,兴盛于明清之际,恢复发展于当今。鲁中山区有着所谓“石大夫”治病的灵石传说,并形成一种建
学位
自1945年印尼独立到当前的改革时代,印尼华人社团在促进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8年印尼改革运动的兴起鼓舞了印尼华人社会,为争取华人权益,印尼华社
学位
用葡萄糖、乳糖与十二胺的反应及随后的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含季铵阳离子基团的糖基表面活性剂,通过电喷雾质谱(ESI-MS)对所得产品及关键中间体进行了结构表征。糖胺化反应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
学位
健全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有效治理跨界水污染,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环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城市改造拆迁逐渐凸现为当前的一项社会公共问题。本文着重从城市改造拆迁的实践过程来权衡与考量其引发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和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