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演化——基于省域尺度的数据检验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绿色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而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考察基于省域尺度下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同时,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2006-2015年中国绿色创新能力重心及其四大区域重心的地理坐标,以研究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总结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的迁移规律,同时与经济重心的迁移轨迹进行对比,考察两类重心点变迁的相关性,并对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的演变进行驱动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国省域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呈现“上升—下降—平稳”的发展趋势,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始终保持绿色创新能力发展的主导地位。而根据综合得分排名,2006-2015年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省份始终位列强绿色创新能力排名的前列;中、西部地区处于黄河沿线以南及长江流经的省份,如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份,其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较快,包括东北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都较为稳定;中、西部地区的其他省份的绿色创新能力始终发展缓慢。  (2)就空间集聚的动态特征而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2006-2015年的Moran’s I值大于0,但其空间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中国省域绿色创新能力总体上趋于集聚但程度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则显示,高度集聚尚未形成,低值集聚的省份数量较为集中,且东部地区已形成由外向内的“链状”演进态势,对内陆地区的发展产生辐射作用,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跃迁活跃,在该区域形成新集聚区的可能性较大。  (3)中国绿色创新能力重心分布在河南省、安徽省附近,呈自东向西的位移轨迹,总体的绿色创新发展格局较为稳定;绿色创新能力重心正逐渐由沿海省份向内陆地区迁移。绿色创新能力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变迁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区域层面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相关性较强,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相关性则较弱;经济重心的“东-西”、“南-北”格局变化较之于绿色创新能力的重心变迁更趋稳定。  (4)探讨驱动中国绿色创新能力重心演变的动因,首先是政府起到了引导作用,政府作为绿色创新政策制定的实施者,还要通过制定适宜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来吸引和连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其次是企业起到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拥有的绿色创新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上,最后是高等教育学校和科技研究机构还可以与政府、企业之间建立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对绿色创新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好这三方面的作用对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上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未来需要将绿色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各地发展差异的特点相结合,继续保持东部地区的领先格局,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接西”的作用以及西部地区跃迁活跃的特性,加强东部对内陆省份的创新扩散能力,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空间差异,全面提升中国省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如果我们放弃了“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那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成了空谈,所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关系到我国众多农村人口的健康和发展
学位
期刊
笔者结合自身参与2019年机构改革的工作实践,分别就划出单位,划入单位以及监管部门的工作归纳出要点,为后续各单位工作机构改革期间如何做好财务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绿色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节能理念深入各领域,在各领域倡导节能环保理念,从而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笔者探究了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