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必要前提。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类。本文选取配股这种股权再融资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配股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在上市公司融资总额中占有一定比重,它的兴衰演变对于探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问题具有意义。本文研究配股对财务业绩的长期影响,而非短期市场表现,是因为短期市场表现用配股宣告日(或其他重大决策作出时点)前后若干天的股价波动来表现。中国证券市场不发达,股价波动受大盘影响,股票价格不足以用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配股对上市公司业绩变化问题众说纷纭,有的研究证明配股对业绩无影响,有的证明配股后业绩下滑。在研究的设计中,对上市公司绩效指标的选取与分析检验的设计包括熊正德,李胜男(2009)考察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配股前两年至配股后两年的变化趋势。但是该研究考察的时间期间较短,在筹集资金拟投资的项目存在初始投资期的情况下,项目在一两年之内可能只有资金流入没有流出,其未来将产生的价值需要在更长的时间期间内进行考察。黄少安(2001)考察净资产收益率在配股后6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是净资产收益率逐步下降。但是该研究缺乏与配股前净资产收益率的比较,且没有进行检验本文通过对配股当年及前后5年的时间期间内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及实证研究,以发现配股后公司长期财务业绩趋势以及配股事件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由统计分析检验得到的结论是配股后公司长期财务业绩出现恶化。此后,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归模型的设计,回归模型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配股事件的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募集规模和现金流量的代理变量。由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配股事件对财务业绩有负面影响,且结果显著。股权分置一直是国内众多学者解释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在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前,有大量文章理论论述股改能改善配股公司业绩。但在股改后进行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何琪(2007)对股改后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分析;吴雪(2010)对股权再融资业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其结论是不论股改前后,股权再融资后上市公司业绩均出现下滑。本文通过对比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配股前后的财务业绩变化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业绩在配股当年及配股后一年的变化均好于股改前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业绩在配股前后的变化幅度小,财务业绩稳定,而非像股改前那样大起大落;股权分置改革缓解了配股业绩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以非流通股比例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验证股权分置因素是否是影响配股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关键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股权分置因素的代理变量非流通股比例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正面影响,平均影响程度为0.182,结果通过检验,该结果与假设不符;非流通股比例对总资产收益率的解释程度不强,没有通过检验。之后,作者对这一现象提出四种解释(国有上市公司平滑利润的动机与行为;国有企业能够得到各种形式的政府补助;在非流通股股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前提下,其所占比例的多少对上市公司配股后财务业绩的影响不大;包含负债因素的总资产收益率对非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不敏感)。综上,股权分置从制度上解释上市公司配股业绩变化,但代表股权分置因素的非流通股比例不是决定上市公司配股业绩下降的关键变量。因此,股权分置对配股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是“制度”上的,而非“数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