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背后的一缕温暖”——迟子建小说死亡叙事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作为新时期登入文坛的东北女作家,尽管创作中不乏地域特色、女性书写、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等等,但在已有的三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她独立于任何一个文学流派。80年代中期以来文坛纷繁复杂,迟子建却在这喧嚣之中独守一方明净,给文坛吹入一股清新之气。她是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兼具的作家,一方面她不回避书写现实生存的苦难艰辛、自然人性的复杂迷惘,另一方面她努力拥抱这些不美好,用温情和善意消解丑与恶,给残缺以宽容和理解,因此其作品总有一种宜人的温度,呈现出哀而不伤、清朗湿润的迷人气质。即使是对人类最深的恐惧——死亡的书写也不乏此魅力。
  笔者欲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迟子建小说的死亡书写,探索作者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控制机制的艺术化使用使得死亡书写在苍凉的底色中涌动着温暖,传达出作者和谐统一的生命哲学和温情主义的文学信仰。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共三节:第一节阐述迟子建创作及研究概况,第二节梳理与“死亡叙事”有关的研究成果,第三节简述选题缘由和研究方法并对本文涉及的“死亡”、“叙事学”、“死亡叙事”等概念进行必要的说明。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限知的儿童视角、女性视角和全知的上帝视角三个角度考察小说死亡叙事在各阶段的变化,挖掘蕴含其中的和谐统一的生命哲学。第二章从叙事控制机制角度看文本如何运用时间因素、空间因素、景物因素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对死亡的诗意与温情书写,并折射出作者温情主义的文学信仰。第三章主要从死亡意象的丰富性、叙事语言的风格、叙事意境的风格三个方面论述小说死亡叙事中兼具神性与诗性的独特审美品格。结语部分指出,迟子建小说的死亡叙事从内容到形式都保留了“苍凉背后的一缕温暖”,忧伤而不绝望。
  具体来说,第一章儿童视角的纯真遮蔽了死亡的真相,死亡具有清新的自然之气,传达了对生命朴素真诚的美好愿望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命观;女性视角的浪漫弱化死亡对生命的终结属性,使笔下的死亡超越时空重温人间之爱,传达了生死齐一的生命观;上帝视角的全知性呈现出日常生活的各个细部,表达了人性与人情之光是照耀世界黑暗处永远的明灯,可以用朴素的生存、坚韧的人性、温暖的人情对抗并且超越死亡。第二章以小说叙事的控制机制为切入点,实现了对死亡适度的温情书写。从时间机制来说,用时间向度的过去性褪去死亡事实的惨痛,给予死亡温柔的照拂;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中放慢叙事节奏充分流露对普通个体生命的尊重;在交替的时序中凸显死亡的崇高属性。从空间机制来说,社会大空间里即使整个时代或社会时期是悲剧性的,作者仍通过人性人情的美好给予笔下的死亡温情的书写;在富有地域精神文化气息的自然小空间里,尤其是在泛神论、万物有灵论的宗教文化浸润下,死亡以温情和诗性的方式呈现。从风景机制来说,风景因素可以为死亡的发生营造诗意的氛围,可以弱化死亡及丧葬场面的肃穆悲凉,可以将死亡融入到一个更辽阔的风景里开拓死的价值与美感。第三章从生意盎然的自然意象和情蕴深厚的人文意象分析死亡意象的丰富性;从语言的诗化、多彩性总结叙事语言的风格;从意境的诗性和神性总结叙事意象的风格。结合三者,可以看到小说死亡叙事的兼具神性和诗性的审美品格。结语部分指出,迟子建是一个以爱和善意关照世界的作家,在其温情主义文学信仰的统摄下,苍凉的死亡也显得温情脉脉。温情的死亡叙事传达出作者“天人合一”、“生死齐一”的和谐生命观以及对美好人性人情和日常生活强悍力量的认同,认为它们足以使人超脱出死亡与苦难。死亡意象、语言特色及营造的意境使文本氤氲在一片神秘和诗意之中,成就了作品独特的审美品格。总之,迟子建小说的死亡叙事从内容到形式都保留了“苍凉背后的一缕温暖”,忧伤而不绝望。
其他文献
地域文学是明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而陕西文学作为明代文学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诚然,有明二百七十六年,无论是作家质量,还是作家数量,陕西文学皆处于低谷阶段。但就北方地区来说,明代陕西的文学成就依旧可观:第一,明代陕西地区有文献可考的作家近700人,其中有作品存留者近400多人,有别集存世者65人,存世别集达120多种;第二,弘治、正德年间的陕西文坛涌现出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杰出作家
学位
许衡是元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元朝一人”“朱子后一人”。  许衡以强烈的自觉精神开创了白话直解写作方式,将经典着作与口俗白话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顺应了语言文白转型的时代要求。许衡遗着先后冠以《鲁斋遗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名称刊行(现统一称作《许衡集》),内中《语录》《直解》等作品对研究近代汉语的文白发展
本文以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一时期诗人作品中对陶诗文的接受,以李集、李穑、权近等为代表,从三个层面开展研究:第一、主题的承衍。第二、人品与诗品。第三、形式的发展,分析这一时期学陶现象突出的原因,总结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特点,论证其在古代朝鲜陶渊明接受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新罗时期,陶渊明的部分诗文因收入于《文选》
学位
高丽诗歌以武人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期的诗歌受科举推行、文治政策的影响以晚唐体和应制唱和诗为主,高丽汉诗因此出现了风骨缺失、刻意雕琢、模仿抄袭等问题。武人之乱使文人进入受难期,政治上的失意使文人把目光更多地转向了社会现实和内心,也更加专意于诗歌创作。前期形成的文风和后期社会格格不入,对诗歌的深入钻研使诗人迫切想要扭转汉诗创作存在的弊端。在转变文风的需求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对诗学的民族个性
学位
本文以上海地区4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23~30个月儿童为研究主体。采用自编的《学前儿童语音发展水平评测量表》(量表一、量表二、量表三),试图描写上海地区23~30个月儿童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发展面貌。研究从“替代”和“偏差”两个方面,详细分析在汉语普通话习得过程中儿童的语音偏误。  第一章介绍了儿童语言测评的研究现状以及研制儿童语音发展水平评测量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二章详述了儿童语音发展水平评测标
学位
明末清初的“西画东渐”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耶稣会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造成了一定冲击与影响,而这个历史过程中,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中西绘画交流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以郎世宁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从一个较为清晰的视角审视清代美术的特殊性,即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如何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相互激荡、抵触、以及融合。以往对郎世宁的研究主要从年谱以及绘画技术中
方言岛是反映语音变异的一道重要窗口。江苏省溧水区境内方言分布复杂,既有江淮官话和吴语,又有移民方言形成的方言岛。前人对溧水境内方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江淮官话与吴语两大当地主流方言,较少涉及移民方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近田野调查获得的一手材料,综合运用历史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统计学相关方法深入考察溧水区境内河南移民形成的方言岛的语言变异情况,对语音演变尤其是语音变
学位
夹侗话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交界侗族聚居区。它是侗汉语言接触的产物,是以侗语为母语的侗族群体在与当地汉族等民族在交际过程中所说的话,保留有侗语的底层特征。它是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具有单向性、融合性、动态性、过渡性和简化性等特点。侗族与汉族接触历史悠久,夹侗话中保留有古汉语与古侗语的古音遗迹,是研究古汉语与古侗语的活化石。因此,夹侗话研究可以为语言接触及语言演变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样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学位
本文在词汇语义类型学的背景下,探讨汉语人体部位词的语义移变现象,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在跨语言背景下,综述人体部位词“分类-命名”上的共性和差异,语义移变的类型,研究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第2章详述作为历时词汇类型学的语义移变的研究现状、定义、内容,以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从第3章到第6章,系本文的主体,从跨语言的角度出发,按照“两分四类法”分成如下四章:第
学位
从公元618年至玄宗即位,初唐时代延续近百年。其间每一位初唐诗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大胆的尝试,将初唐诗歌的涓涓细流,逐步汇集并嬗变成为盛唐诗歌的壮丽江河。北美学者宇文所安教授在其著作《初唐诗》一书中,从外部的宏观的视角观察整个初唐诗歌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尽可能广泛地探究诗歌及其他文体的内在变化,甚至延伸至审美主题,试图从中辨别出各种文体演变的内在趋势和脉络规律。  本篇论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