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意识流技巧的大师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中,着力描写人物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女性对自身困境的探索以及人类对外界现实的感知。国内外学者对该小说的主题研究集中于个体乃至人类生存于世所面临的种种冲突,认为这也是长期困扰伍尔夫自身的问题。但这忽视了作者有意地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出冲突化解的可能性,以及小说结局的积极暗示。本文试图论证作者在《到灯塔去》一书中并非止步于展现人类面对的种种冲突,而是通过刻画小说人物尝试化解冲突的努力以及暗示和解的最终达成,揭示冲突中和谐的可能性。《到灯塔去》的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主要依靠两个层面的冲突推动进展:女性寻求独立与父权制传统的束缚;人类追求秩序和永恒,与现实的杂乱无章和生命的短暂有限。拉姆齐夫人是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除此之外,她还想成为一名社会问题的调查者,然而她为之付出的热情与努力不过沦为众人餐桌上的笑料;莉丽是个有着独立精神的小人物,热衷于对艺术的追求,却终身未嫁。似乎女性无法在保持独立的同时,拥有像拉姆齐夫人那样有魅力的人格。与此同时,终将一死的人类试图在永恒的世界寻找意义与秩序,然而现实充斥着混乱、灾难与死亡。面对各种看似难以化解的冲突,小说人物却从未放弃过寻求出路的尝试。例如,拉姆齐夫人用心经营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形象,通过一场场精致而愉快的晚宴为身边的家人与朋友带来欢乐,并坚持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之外挤出时间到贫困家庭进行实地考察。为了有足够的时间自由作画,莉丽始终保持单身,希望用画笔记录现实,并在作画的过程中思考、弄懂现实。尽管深知自己有限的天赋和生命所能做出的研究贡献在哲学史上或许不值一提,拉姆齐先生却决心像一名勇士般作战到最后一刻,直至在自己的岗位上光荣地死去。正如拉姆齐夫人所期望地那般,晚宴融洽的声光影永远地定格在了所有人的记忆里;拉姆齐先生为哲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承前启后,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留下一页篇章;莉丽的画作也许无人重视,但无论如何她已将那一幕幕稍纵即逝的瞬间重现于画布之上。尽管冲突无所不在,但只要人类积极应对,努力获取内心安宁并在此基础之上造就自我,就有可能化冲突为和谐。伍尔夫通过小说人物对和谐与永恒的追求展示了内心安宁、具有双性头脑的个人可以化冲突为和谐,超越自身的有限成为永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