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50岁以上男性的常见病,但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亦易发于这一人群。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fic antigen,PSA)已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前列腺癌瘤标,具有对前列腺癌筛选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对前列腺癌体积大小、分期、分级和治疗选择、疗效判断、预后估计及监测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 正常男性的血清PSA<4 ng·ml-1,昼夜变化极小。BPH与PCa患病年龄相同,均可使PSA升高。但两者分泌PSA的方式不同,使血清PSA有着较大差异。临床80%的PCa血清PSA>4 ng·ml-1。而BPH患者除年龄因素外,主要是由于腺体上皮组织增生和体积增大,血清PSA轻度增高,大多仍在正常范围(<4 ng·ml-1),但临床上可见有部分患者血清PSA不同程度升高,Hudson等报道有2%~3%的BPH患者血清PSA≥10ng·ml-1。单从上述生理因素角度不足以解释,目前也尚无相关报道。 目前发现影响血清PSA的因素除上述外,雄激素及射精等生理因素也可影响PSA浓度。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活检或TURP等医源性因素可使血清PSA明显上升。此外,经直肠B超检查、膀胱镜检查、尿潴留及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等因素亦可能会影响PSA的水平。上述除生理因素影响外,前列腺炎症可持续作用而影响前列腺腺体周围环境。那么,临床上所见血清PSA异常升高的BPH患者,是否为因同时有前列腺炎症影响所致呢? 鉴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要求,提高PSA作为其瘤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课题对经病理证实的172例BPH患者前列腺标本切片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发现BPH患者血清PSA升高的原因,并探讨其发生机制。 研究目的: 本课题拟对经病理证实的172例BPH患者手术切除的前列腺组织标本切片分析研究,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PSA染色,从而发现血清PSA升高的BPH患者前列腺腺体的变化,以及PSA在前列腺的分泌和表达的改变,探讨其升高的病因和机制。 方法:1、HE染色 切片于二甲苯中脱蜡,梯度酒精脱蜡水化,Lillie Maye:氏苏木素染色,1%盐酸乙醇溶液分化,自来水冲洗,伊红染色;再用自来水冲洗,分色。梯度酒精脱水,石碳酸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2、PSA染色 10%缓冲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厚1.5一Zpm,二甲苯中脱蜡,梯度酒精脱蜡水化,3%HZOZ处理,PBS冲洗;抗原修复,PBS冲洗;多聚赖氨酸贴附,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经微波炉92一98’C 10min进行处理,滴加一抗和二抗,PBS冲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常规脱水、透明、封片。3、血清PSA检测 血清PS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于术前晨6一7时采静脉血Zml(采血前均未服用5。一还原酶抑制剂及其它内分泌药物,2周避免尿道内操作及直肠指检),分离血清后用进行检测,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及其相应试剂盒。4、前列腺体积测定 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上下径(DI)、前后径(DZ)和左右径(D3),前列腺体积 (v)采用近似长椭球体公式v=二/6XD,只nZxo3(cm3)计算。5、统计分析 172例患者按血清PsA值分3组:A组<4ng·ml一‘;B组)4一<long·ml一‘;e组)10ng’ ml一’。病理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以多灶性炎为标准,其主要来源为T淋巴细胞。每组按HE染色、PSA染色标本见有无多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分为1组和2组。血清PSA数据用SPSSH.O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行x列x“检验分析,均数采用尤士:表示,以尸<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 1、单纯间质性炎淋巴细胞浸润,如无腺上皮区的破坏,血清PSA在正常范围。 2、炎症或其他因素累及腺上皮可致血清PSA升高,前列腺腺体破坏程度愈大,血清PSA升高愈明显。 3、血清PSA水平改变与是否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无相关性,炎症影响为非特异性。 4、血清PSA妻1ong’ ml-l者,免疫组化显示其前列腺间质以及血管中有染色的PsA抗原,4ng·ml一,生血清PsA<10ng’ mr’者前列腺间质及血管偶可见PsA染色,而血清PsA<4ng’ ml一’者则无。 结论: 1、支持“渗漏学说”:当BPH患者腺体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扩张、破坏时,PSA渗漏入间质,继而进入血液循环,血清 PSA明显升高。 2、腺体破坏程度决定血清PSA升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