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鼠成体胰腺干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的实验条件,了解其定向分化潜能。将分化后的终末细胞移植于糖尿病大鼠模型腹腔内,观察其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变化,评价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V型胶原酶原位灌注成年Wistar大鼠胰管,消化胰腺组织。滤网滤过,收集滤过液,Ficoll400浓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胰腺导管干细胞,并进行细胞的体外培养,培养过程中,根据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点,倒掉培养液、去除悬浮胰岛和其它混杂细胞。运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传代后的细胞进行CK19、Pdx-1、Nestin、Insulin和Glucagon基因抗原鉴定,然后在高糖培养基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尼克酰胺等共刺激下,诱导体外定向分化。对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团进行双硫腙染色,并采用伊兰氏染色光电酶标记法检测胰岛素分泌功能。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连续2次测量尾静脉血,随机血糖大于16.7mmol/l为建模成功。将40只建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20只,A组为接受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组(实验组);B组为安慰剂注射组(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前1天、移植后1周、2周、3周、4周,经尾静脉采血测量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将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采用V型胶原酶原位灌注消化法,可将大鼠胰腺组织充分均匀消化为细沙粒状,通过Ficoll 400液浓度梯度离心法,将充分消化后的胰腺组织细胞清晰分层。取胰腺干细胞层(中上层)细胞,在体外环境下可稳定传代培养8代。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表面CK19、Pdx-1和Nestin基因抗原均呈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8.6±6.2)%、(84.6±8.6)%和(81.3±7.5)%,而Insulin及Glucagon染色对照为阴性。体外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经双硫腙染色,可见棕红色细胞团,胰岛素分泌功能测定为阳性。腹腔一次性注射65mg/kg体重的链脲佐菌素(STZ),可以有效的诱导大鼠高血糖模型,高血糖状态可稳定至少一个月。移植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A组平均为9.30±1.56MU/L,B组为11.41±1.52MU/L;血糖水平测定:A组平均为8.22±2.7mmol/L,B组为12.23±3.8 mmol/L。在SPSS13.0统计软件上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一元方差分析,F血糖=5.232,P血糖<0.05;F胰岛素=3.274,P胰岛素<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本实验方法可获取高纯度、多数量的胰腺干细胞;在人工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胰岛样细胞簇;人工诱导的胰岛样细胞簇移植入同品系糖尿病大鼠体内,可显著增加糖尿病鼠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