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抱朴子外篇》文学思想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生于梁朝初年的《文心雕龙》,以其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含蕴丰富的文学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文学理论范畴,如神思、通变、体性等,这些都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此杰出的成就,除了刘勰自身的才华外,与他对传统文化和前人著述的继承与创新密切相关。其中,葛洪的《抱朴子外篇》便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抱朴子外篇》五十二篇多处涉及文学,全书讨论的文学问题是丰富、全而的。犹为重要的是,葛洪的诸多文论片段,实为日后刘勰文学思想中重要观点出现的前奏。研究《文心雕龙》与《抱朴子外篇》文学思想的相关性,不仅能够进一步发掘《文心雕龙》,中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文化意蕴,而且有助于把握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发展和流变情况。然而,至今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和论著尚不多见,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广度都亟待进一步地发掘和拓展。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前人较少涉及的方面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文心雕龙》与《抱朴子外篇》文学思想的渊源关系以及刘勰对葛洪文论的创新和升华。正文共设三章:第一章“《文心雕龙》与《抱朴子外篇》的泛文学观及其特点”分为三节。第一节通过钩稽“文”之概念从先秦到魏晋的演变轨迹,得出:自汉魏而后,随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文”及其衍生的“文学”一词,已逐渐演变成艺术性的纯文学之代称。第二节首先分析了刘勰与葛洪文学观的特点,并将他们的文学观与其时流行的纯文学观进行比较,得出:刘勰与葛洪同时持有一种特殊的泛文学观,它一方面疏离于六朝文学日益追求艺术特质的主潮,一方面又体现了艺术文学蓬勃发展的时代特色,因而兼具“复古”与“新变”的双重面貌;继而分别从为文之用心、文学发展的规律两个方面入手,揭示了葛、刘二人相似文学观的内部关联,从而证明刘勰确有继承葛洪的泛文学观。第三节首先分析葛洪文学观中存在的矛盾现象及其成因;继而通过阐释《文心雕龙》“文原论”、“文道观”的内涵,揭示了刘勰如何采用“唯务折中”之法化解葛洪遇到的矛盾,从而实脱了《文心雕龙》泛文学观的理论创新和升华。第二章“《文心雕龙》的体性论与《抱朴子外篇》的才性观”分为三节。第一节梳理了才性观的起源和发展,并着重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才性阡关系的三派观点及其对葛洪、刘勰造成的影响。第二节分别从重视作家的天赋才情、提倡创作适F而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等方面分析了刘勰体性论对葛洪才性观的继承。第三节分别从数穷八体的风格分类法、八体屡迁的风格变化论以及文贵乎时的时代影响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刘勰体性论的创新之处。第三章“《文心雕龙》的通变论与《抱朴子外篇》的文学发展观”分为两节。第一节从反对“崇古非今”、提倡“今胜于古”、重视古书的价值、提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了刘勰通变论对葛洪文学发展观的继承。第二节分别从区分通变、会晓通变、在通古的基础上追求新变等方面分析了刘勰体性论的理论创新。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我市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现状,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该院41个临床科室的住院病历395例,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5份
<正>压疮(pressure sore)又叫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皮肤损伤,过去称为褥疮、压力性坏死和缺血性溃疡。压疮多发生于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不同医疗机构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我院2010年1~10月入院的慢性肾衰竭未透析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左
目的:解除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痛苦。方法: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苦艾洗液熏洗,坐浴上药时用苦艾洗液加苏打水阴道擦后冰硼散上药,对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美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菲利普·罗斯是一位创作主体意识很强烈的作家,特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不再是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日渐成熟的科研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都集中在提高算法效率、改进技术性能方面。游戏产业凭借互联网的普及,近些年已逐步发展成为虚拟现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积极加入到国内产险市场的竞争中,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保险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影响,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
顾氏词人是清初词坛的“异数”,他们就像浙派罅隙中的一朵奇葩,遗世而独立,在清初词坛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文以浙江图书馆馆藏的《梁溪词选》为底本,并参照中华书局出版的《
《群音类选》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重要戏曲选本,其内容丰富,体制宏大,居明万历戏曲选本之首。它保存了大量的戏曲史料,选本价值重大,有助认识和研究明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戏曲文
本文以杨万里《退休集》为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诚斋体”及其诗歌理论上,而对于他诗歌的阶段性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退休集》。本文立足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