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权益保护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法治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灵活性弥补了我国税收普适性的不足。除此之外,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也是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应也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本质是收费主体在提供相应的准公共产品或服务时,向收费相对人收取的必要费用,在本质上是合法合理的,因而为世界广大国家所采用。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法律不完善、审批不集中、税费体制不合理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偏离了其设立的初衷,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本文从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另辟蹊径,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权益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的同时,论述了保护的必要性。此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的权利内容进行了梳理,因为收费涉及到相对人的财产权,所以相对人在缴费时首先具有知情权和申辩权,在缴费之后,若相对人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还有获得救济的权利。  通过对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权益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权益遭受侵犯的现实,一直未从根本上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立法缺位,行政执法机构内部不完善,以及相对人维权意识不高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在对国外收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对我国相对人权益保护的启示:首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的权利予以明确规定,并在法律中予以确认。其次,要规范收费的审批程序,收费的设立要经过严格程序,加强民众的参与和法律监督。  在对现状的分析和国外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提高相对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层次,构建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保护的法律框架,在立法上对相对人权利予以肯定。优化收费执法机构的内部体系,简化收费审批程序,提高效率,并提高相对人的维权意识。从而维护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人的权益。
其他文献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立法的目的在于实施。法律制定出来以后,不是让人看看的,更不能变成只是在书架摆摆的本本,而应该也必须成为依法治国的基础
公务员权利救济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务员权利保障、权力监督制约及行政效率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西方是公务员制度的发源地,就公务员权利救济而言,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而中国公务员权利救济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创阶段,有关研究性专著较少,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成果。现实生活中侵犯公务员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本文拟从机制层面出发,针对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存在的问题,力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期更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影响了社会当前和长远的稳定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利益主体也在相应的增加,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利问题。在2010年两会的网上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成为了网民最关心的热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