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RVV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采集、归纳和整理,探讨其中医证候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其病因病机及其发病的相关性因素。检测RVVC患者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的水平,探讨其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证候调查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RVVC病例,分别对166名RVVC患者和166例非RVVC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据此来探讨RVVC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并找出其反复发作的相关性因素。选取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RVVC患者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分为RVVC缓解期卵泡期组(23例)、RVVC缓解期黄体期组(23例)、正常对照组黄体期(23例)。留取阴道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4、IL-12、IFN-γ的浓度。结果1.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绝大多数RVVC患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喜食辛辣、久坐、常穿紧身裤等,大多数患者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6例RVVC患者全身症状中最多见的为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腰骶酸痛、健忘、胸胁乳房胀痛、头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胃脘胀满、喜太息、夜尿、口中粘腻;而各症状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3.RVVC舌象以舌淡红苔白腻、舌淡黯苔白、舌红苔白腻、舌边尖红苔白、舌红苔白、舌淡红苔薄黄、舌淡红苔薄白和舌边尖红苔白腻为多见;其中舌淡红苔薄白多见于RVVC缓解期,与发作期的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舌边尖红苔白腻主要见于RVVC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VVC患者脉象以细脉、濡脉、细弦脉、滑脉、沉细脉、弦滑脉、弦脉居多,但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4. RVVC缓解期患者黄体期组阴道灌洗液中IL-12和IFN-γ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处于RVVC卵泡期组的IFN-γ和IL-12水平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L-12和IFN-γ的水平在病例组卵泡期和黄体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L-4和IFN/IL-4的值在三组间两两计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RVVC发病,考虑与气候、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2. RVVC患者全身症状以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者多见,患者发作期的证候特点体现了实证为主,而缓解期往往虚实夹杂,虚多实少。3.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湿邪留滞为RVVC主要发病机制,而其中以肝、脾、肾三脏为主。4.RVVC缓解期患者存在一定的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失调,Thl型和Th2型免疫平衡失调可能与VVC反复发作有关,以黄体期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