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多波长全光3R再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扩展光通信网络容量的需求逐渐增强。同时,传输系统对40Gbit/s及以上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信号需要进行长距离传输,途经很多个转换节点。如此高速的传输系统,对于由色散、非线性效应、放大器的噪声所导致的信号恶化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光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恶化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高速的3R(Reamplification、Reshaping、Retiming)再生系统将成为光传输网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理论上讲,非线性光纤和波导可以同时对多波长信号进行并行处理。本论文针对全光3R再生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展开了以下工作:在对光的四波混频理论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在闲频光波长处的增益和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仿真了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非线性增益特性。并在进行了高非线性光纤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测试,验证了其应用于全光判决的可能性。研究了一种利用DSF中四波混频效应的多路再生方案,并且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与已有利用四波混频效应进行再生的方案相比,利用恶化信号抽运作为光判决门的开关,可同时对信号“0”码和“1”码上的噪声进行抑制,解决时钟抽运方案再生不均匀的问题。利用双向注入,双路信号偏振正交以及时序上延时半个码元周期的方式解决由于非线性光纤中存在的交叉相位调制(XPM)和交叉增益调制(XGM)等非线性效应导致的信道间串扰问题。最终实验完成了对波长为1547.72nm、1550.92nm、1557.36nm、1560.61nm的4路40Gb/s恶化信号的再生实验,并进行了系统的误码率测试。多波长再生信号的接收机灵敏度改善量最大为5.6dB。
其他文献
协作通信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系统。然而它与MIMO不同的是,各个协作节点在空间上是分散的,不同的协作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距离
随着国家对电力需求不断地增加,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也相应提高,发生电晕放电的几率也大,而电晕放电会对设备与输电线路产生各项危害而带来很大的损失。因高压线的外界电磁干扰环境复杂,因此在强电磁干扰中检测弱电晕放电技术的研发是很有必要的。为接收高压输电线产生的电晕,本文在基于电晕干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螺旋天线阵接收、差放电路抑制共模干扰以及全相位滤波的检测方案。该方案首先将螺旋天线阵作合理的布置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是一类性能逼近香农极限的好码,凭借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和低译码复杂度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在众多领域和标准中得到应用。但随着信噪比的提高,LDPC码会出现“错
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热门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能运用到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中。它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车辆和附近的路
在雷达信号处理中,一些不想要的信号并不是来自于其它的独立源信号,而是由于源信号经过多径传播产生的。经过多径传播后,源传播信号发生多次的幅度失真,时间延迟和多普勒频移,接收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其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社会创造了无尽的财富,而随着交通工具移动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较重要的
低压电力线通信(L-PLC,Lower-voltag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低压电力线传输数据的一种通信形式。由于L-PLC技术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因此该技术备受关注。但
TD.scDMA是基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PP国际标准的无线接入技术,将该3G技术引入集群通信系统符合未来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集群通信的工作特点,研究多用户检测
自由视点电视作为多视点成像最重要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可以交互选择场景观看角度的能力,打破了只能从摄像机视点观看的限制,增强了传统媒体所提供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