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中,“流动性”(Liquidity)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流动性的概念,源于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近一年以来,“流动性”、“流动性过剩”被反复提及,“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运行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比起流动性尚不清晰的概念,对于流动性过剩,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加没有形成权威和准确的定义。在我们对“流动性过剩”的认识还尚未明晰时,“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不少研究人士分析当前金融和经济形势的大前提。尽管“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对“流动性过剩”现象加以分析和界定。另外,我国经济伴随着流动性过剩问题也面临一系列是贷款增长过快、投资增长过快、外汇流入比较多,国内银行间流动性偏松、资金充裕,CPI指数不断上扬,通货膨胀逐渐抬头,资产价格日益高企。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这些政策也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现有的流动性、流动性过剩的综合研究,选定了CPI、资产价格、货币供应量三个基本参考量,以综合确定流动性过剩的程度,并分别对参考变量指标的近年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对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了讨论,外部因素包括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内部因素包括国内经济结构性过热、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利率为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投资渠道狭窄等方面。最后,试对当前治理对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效果有限,长期看来效果将越来越明显,但空间受限;人民币加息仍有一定空间,央行定向票据和中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回收流动性的有益途径,房地产调控政策要看长期以来的作用,人民币缓慢升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市场投机预期,降低了流动性过剩的程度。同时,对未来的短期和长期政策提出了初步的建议。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流动性过剩综述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分析流动性过剩的界定问题,第二节是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情况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联系。第二章是对流动性过剩现象的认识与分析,第一节是主要是从CPI指数判断流动性过剩,分析了CPI的含义、当前CPI加速上涨趋势,讨论了我国政府部门对CPI的基本看法,并对当前我国CPI指标体系的构成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从CPI指数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初步判断。第二节是从资产价格看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了当前对资产价格和流动性过剩关系的主要观点,阐明了资产价格应该是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参照变量,分析了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第三节是从货币供应量看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过剩的关系,分析了新形势下M1、M2、M3的分歧,为CPI和货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货币量方面印证了流动性过剩现象。第三章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危害,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外部因素和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因素和内部经济过热、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利率为负值、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投资渠道狭窄等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内部因素。第四章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对策。第一节对当前流动性过剩治理对策的有效性评价,第二节分析了日本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教训及其对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启示,第三节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治理对策试图提出一些近期和长期的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