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1985-2014年内蒙古荒漠草原区11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荒漠草原区30a温度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四子王旗、达茂旗、满都拉、东苏旗、西苏旗、二连浩特和乌拉特后旗7个采样点2011-2014年生长季(5-9月)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对CENTURY模型进行参数校正、精度检验,随后利用该模型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区1985-2014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进行了模拟,并对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了分析。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1985-2014年间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年平均气温和生长季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变化率分别为0.55℃/10a、0.646℃/10a,增温最显著的区域主要发生在乌拉特后旗;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总体变化呈微弱增加趋势,且均围绕在多年平均值附近波动。空间分布显示,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均有明显增加,年降水量仅在前20a于四子王旗的西北部有所增加,近10a则减少。(2)对参数调整后的CENTURY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R2为0.7032,RMSE为35.79g/m2,MAPE为37.0%,表明CENTURY模型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区模拟的可信度较高,适用于在该区域进行模拟。(3)1985-2014年间内蒙古荒漠草原区ANPP总体呈降低趋势,其变化率为-0.921g/m2·10a;在时间序列上,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内蒙古荒漠草原区的ANPP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4) ANPP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内蒙古荒漠草原区ANPP与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可利用降水量的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极端最高气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相关性不显著;与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日照时数及年平均风速的相关性也不显著。(5)利用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建立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生产力”模型:y=-48.849+0.571x1-0.336x2。表明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当年降水量增加或减少1mm,草地的年ANPP就会增加或减少0.571g/m2;年平均温度增加或减少1℃,草地的年ANPP就会减少或增加0.3361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