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PSMA-PET/CT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8F-PSMA-PET/CT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体会及分析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35例可疑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PET/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初诊患者后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性分析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因素时暂予以排除,余32例患者纳入研究。因初诊患者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的因素不同,遂将32例患者根据诊断时间分为初诊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组,其中初诊患者共20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化复发患者共12例。初诊前列腺癌组:将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PSAD与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组: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的年龄、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进行雄激素剥夺治疗时间与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计算初诊患者18F-PSMA-PET/CT与前列腺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上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比较18F-PSMA-PET/CT在前列腺癌病灶定位上与CT、MRI、99TCm-MDP骨扫描诊断效能的差异。
  结果:
  20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位年龄71岁,中位PSA42.5ng/ml(其中PSA≤20ng/ml者4例,PSA>20ng/ml者16例),中位Gleason评分8.5分,中位PSAD0.83ng?ml-1?cm-3。相关性分析发现,18F-PSMA-PET/CT的阳性检出率与PSA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s=0.211,P<0.05)。而年龄、Gleason评分、PSAD在作为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因素时,其统计学差异均无明显意义(P>0.05)。
  1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中位年龄71.5岁;中位PSA0.85ng/ml(其中PSA≤0.5ng/ml者3例,0.5<PSA<1ng/ml者4例,PSA≥1ng/ml者5例),中位Gleason评分9分,12例患者均行雄激素剥夺治疗,中位ADT时间38个月。相关性分析发现18F-PSMA-PET/CT的阳性检出率与PSA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s=0.128,P<0.05)。而年龄、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雄激素剥夺治疗时间在作为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因素时,其统计学差异均无明显意义(P>0.05)。
  23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20例患者前列腺穿刺病理提示为前列腺癌,3例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前列腺增生。18F-PSMA-PET/CT对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性、特异性分别为100%,66.7%;MRI对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性、特异性分别为75%,33.3%。
  3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8例行CT检查,28例患者行MRI检查。14例患者CT提示存在肿大淋巴结,其中7例患者18F-PSMA-PET/CT检查提示存在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CT未见肿大淋巴结,其中2例18F-PSMA-PET/CT提示存在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12例患者MRI提示存在盆腔等处肿大淋巴结,其中7例患者经18F-PSMA-PET/CT检查提示存在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16例患者MRI未见肿大淋巴结,其中9例患者18F-PSMA-PET/CT提示存在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27例患者行99TCm-MDP骨扫描,18F-PSMA-PET/CT与99TCm-MDP骨扫描检出骨转移数量1、2、3、4、5、>5个的例数分别为9、3、3、1、0、0、11例和7、3、4、3、2、0、8例。2例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经对比发现18F-PSMA-PET/CT在检测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方面能发现18F-FDG-PET/CT未发现的淋巴结转移灶。
  结论:
  1.无论是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还是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18F-PSMA-PET/CT的阳性检出率皆与PSA值存在正相关性,即血清PSA水平越高,18F-PSMA-PET/CT的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增高。
  2.18F-PSMA-PET/CT改变了传统影像学检查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对于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及评估,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患者可以在PSA较低的早期检测出复发灶或转移灶。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分析并总结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特征,探讨相关临床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行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临床表现、内镜表现、肿瘤大小(最大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脉管及神经侵犯情况、手术方式、上切缘距
目的:探索研究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PETD)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其优缺点,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等指标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XXXXXX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30例为观
学位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PLR)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26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克隆抗体对体外诱导扩增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抗肺癌效应的影响并进行机制研究,有助于指导肺癌的免疫治疗,为PD-1单克隆抗体联合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及技术指导。  方法: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019年1月
学位
目的:  建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动态生物力学模型,直观展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时的应变大小及分布,分析其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为预测跌倒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  共选取老年女性股骨近端骨折CT扫描数据33例,其中股骨颈组11例,转子间组11例以及对照组(未骨折)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11例,平均年龄(76.8±9.3)岁,均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仪,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
学位
学位
背景和目的:前列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是前列腺腺癌,是美国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美国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攀升,已成为困扰我国中老年男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最新研究显示,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高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可能更多的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预后更差。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面,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以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为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