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汞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汞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重要问题。土壤汞可在酸雨淋溶作用下发生活化并污染地下水、河流和湖泊,进而通过饮用水、水生动植物富集等食物链形式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对土壤汞污染的研究已不容忽视。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区,选取城东城西郊区农田代表性黄壤和水稻土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汞含量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酸雨作用下土壤汞的解吸特征。通过成都地区酸雨淋滤模拟实验,考察了不同酸雨因子影响下土壤汞的解吸行为。研究成果解析了成都地区土壤汞污染现状、酸雨作用下土壤汞的污染特征、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成都市土壤汞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成都郊区农田土壤汞的污染情况不严重,介于清洁~警戒值之间,未达到轻度污染。土壤甲基汞含量较低,占总汞的比例也较小(1.16-3.41%)。土壤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两个区土壤汞含量对比发现:青羊区土壤总汞>成华区土壤总汞,成华区土壤甲基汞>青羊区土壤甲基汞。研究发现,土壤理化性质与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性大小顺序分别为: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土壤有机质>土壤总硫>土壤pH值。酸雨可促进土壤中汞的释放。土壤汞解吸量随淋滤时间和淋滤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类型土壤在同一酸雨条件下,汞的释放速度和程度不同。相同土壤类型在不同酸雨条件下汞的解吸行为也不同。酸雨pH值和主要阴阳离子对土壤中汞的解吸均有影响。降低pH值、增大[SO42-]/[NO3-]比值、增大Ca2+和NH4+的浓度都能促进黄壤和水稻土中汞的释放。各因素影响程度顺序为:pH>[SO42-]:[NO3-]>[Ca2+]>[NH4+]。运用25℃下Hg-H2O体系的Eh-pH位图对汞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解释,发现实验结果与Eh-pH位图吻合性较好,表明Hg-H2O体系Eh-pH位图在解释土壤汞迁移转化机理方面具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拓宽了Eh-pH位图在环境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