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4年4-7月,在淮海工学院培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抱卵蟹获取Ⅴ期溞状幼体(Z1~Z5)、大眼幼体(M)和第Ⅰ期仔蟹(C1),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对幼体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组织学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又对各期幼体中肠腺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刚孵化出的Z1、喂食轮虫12h后的Z1以及饥饿12h后的Z1期幼体的中肠腺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形态学和光镜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期幼体消化道平均全长分别为0.845mm、1.198mm、1.507mm、1.871mm、2.279mm、2.562mm、3.014mm;从Z2期开始,各期幼体消化道的生长率分别为41.78%、25.79%、24.15%、21.81%、12.42%和17.64%。幼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前后肠起源于外胚层,腔内有角质层衬里,中肠起源于内胚层,腔内无角质层。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中肠包括中肠管与3种突出物,即中肠腺、前盲囊和后盲囊;后肠较粗,末端开口在腹部末端正中的为肛门。幼体的消化道管壁可分为4层: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食道壁内褶形成食道嵴,随着幼体发育,食道嵴的折叠程度增加,肌肉层越来越发达。胃磨、腺滤器、贲门胃和幽门胃之间的比例以及贲门-幽门瓣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变化明显,以适应不同发育时期的饵料需求与过滤功能。中肠始终是消化道最发达的部分,其长度平均占消化道全长的53.63%,中肠壁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幼体不同发育时期存在明显不同。各期幼体的后肠均短于中肠,M变态为C1后因腹部退化后肠明显缩短。幼体中肠3种突出物的长度和结构在各期幼体中变化较大。前盲囊在Z1期为叶状雏形,到了C1期时非常丰满,几乎充满头胸甲。后盲囊在Z1期仅为颗粒状小突起,在Z2期形成,随后在各期幼体中明显增长,逐渐延长并发生弯曲,后盲囊到了C1期时仍然存在。中肠腺在Z1期出现,其长度随幼体发育而增加。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肠腺管壁的上皮细胞在各期幼体均可分为4种类型:E细胞(胚细胞)、F细胞(纤维细胞)、R细胞(吸收细胞)和B细胞(分泌细胞)。E细胞为胚胎细胞,有分裂、分化成其它类型腺细胞的能力。B细胞属全泌型,行胞外消化,还具有吸收营养物质进行胞内消化的功能。F细胞功能是合成消化酶。R主要起吸收和贮存养分的作用。4种上皮细胞的分化顺序为:R←E→F→B。与刚孵出的Z1中肠腺相比较,饥饿12h以后,F细胞增多,R细胞明显减少。F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变大,其形状多数不规则;R-细胞线粒体也肿胀变大,甚至脱落消失。与刚孵出的Z1中肠腺相比,喂食轮虫12h以后,R细胞增多,R细胞中有较多圆而明显的脂肪滴,且线粒体呈较饱满的卵圆形、椭圆形或即将解体,滑面内质网膨胀成小的泡状结构而分散分布于细胞质中,微体颗粒增多,几乎集中于细胞顶端。R细胞某些胞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幼体所处的营养状态,可作为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