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凹H3IV2层厚油藏提高水驱釆收率政策界限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油田早期多使用了注水开发,且目前大多都已经进入到高含水期。怎样提高这些油田的水驱采收率,尤其是研究提高厚油层高含水期的水驱采收率技术政策界限,具有迫切而现实的意义。
  决定水驱油采收率的高低的主要是注入水的微观驱油效率和宏观波及系数,所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波及系数。其原理就是通过改变油藏压力场的分布,让注入水波及到含油饱和度较高的区域,从而将剩余油区域中的原油驱出。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优化井网与布局、调整注采系统、细分层系、调整吸水剖面、强注强采、油层深部流体改向、堵水技术等。这些方法通常都能显著降低水油比,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但是不同于普通油藏,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受到沉积韵律和层间干扰的影响,厚油藏物性差的层位在合采时容易受层间干扰的影响产能受到抑制,物性好的容易形成层间突进,从而造成地下水淹状况严重、剩余油的分布错综复杂。所以厚层水驱油藏在剩余地质储量的性质变差的条件下开展注采井网调整、研究提高采收率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是:①区块剩余可动油潜力的精准预测和基于三维定量化的精细描述:②针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的潜力分布“分布零散、面积小、厚度薄、驱替能量低、油层物性差”的特点,再采用层系细分、加密等传统井网调整技术来挖掘这部分剩余油,经济效益可能会变差,所以需要研究相应的增产技术界限,来进行经济而有效的井网综合调整。
  赵凹油田H3IV2层平均有效厚度大于10m,最厚部位厚度大于40m,属于块状厚油层,该层地质储量占赵凹安棚区储量的56%左右。自1986年投入开发以来一直是主要生产层,但是经历了24年的开发,由于油藏厚度大,纵向上非均质严重,层内水淹差异大,动用不均匀,矛盾比较突出,目前采出程度虽然只有22.67%但是含水已经高达96.9%,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在油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大背景下,研究相关的水驱技术政策界限,提高该区水驱采收率,进一步挖掘油田现有资源潜力,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已势在必行。
  本文在精细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ECLIPSE建立黑油模型,并结合传统的油藏工程理论方法和经济学原理,对H3IV2层的压力系统技术界限、注采系统技术界限、措施增产技术界限以及井网调整技术界限进行了论证分析。最后结合矢量井网和技术政策界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方案。具体的内容有:
  1、利用油藏工程方法,结合行业开发评价标准,从产量、含水变化规律、和存水率、耗水率、含水上升率、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注入倍数增长率、产液吸水、地层压力等开发指标分析了H3IV2的开发效果和面临的需要改善的问题,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指明了方向。
  2、利用多种方法来研究了井网密度及井距政策界限。具体包括:采油速度分析法、注水能力分析法、排液能力分析法、谢尔卡乔夫分析法、基于谢尔卡乔夫的经济合理井网密度分析、数值模拟法等分析方法,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井网和井距的影响。并绘制了不同油价和开发成本下的图版,为后期的井网调整提供了参考。
  3、单井经济极限产量、控制储量界限研究。从单井平均日产油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可采储量、地质储量经济极限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油价下的产油经济评价指标。为经济有效的调整井网提供了评价标准和界限。
  4、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界限研究。从物质平衡法、静水柱压力法、地层压力与累积注采比关系法、利用开发效果来确定合理地层压力确定了合理的地层压力水平界限,为后期的注采调整提供了依据。
  5、合理注采井数比界限研究。利用吸水产液指数法、吸水产液指数及注采比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吸水产液指数比及注采压差法确定了合理注采比界限,为后期注采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6、合理注采比研究。利用地层压力与注采比、物质平衡方程方法确定了合理注采比研究,得到了合理的注采比界限,为后期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7、采液、采油速度界限研究。利用注采平衡法研究了不同的井网密度、注采强度、不同含水率下的合理采油速度。运用数值模拟确定了合理的采液速度。为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8、层间干扰界限研究。选取AN78这一典型井组,运用数值模拟技术,从压力和渗透率级差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了压力、渗透率级差对层间干扰的影响界限,为层系组合提供了参考依据。
  9、剩余油分布规律总结及分类评价。结合油藏工程方法、沉积相,流动单元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分流公式对剩余油进行了分类评价,为后期的方案调整指明了方向。
  10、矢量井网理论及其在H3IV2区块上的应用。结合矢量井网理论,并利用数值模拟对该理论在H3IV2区块的运用进行来了论证。
  11、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方案及指标预测。结合上述的分析,制定了H3IV2的调整方案,并从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数模优选论证。经方案指标预测和经济评价,该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的编制不仅为赵凹油田核三段Ⅳ2小层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老油田开发后期注采井网完善调整尤其是厚层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氧化还原稳态调控的抗癌纳米药物近年得到广泛关注,其主要包括光动力学疗法、声动力学疗法、化学动力学疗法和铁死亡疗法。纳米载体应用于抗癌疗法能够提高疗效,但其面临实体瘤靶向效率低和药物释放不可控的问题。本课题假设“全活性”不饱和脂肪酸聚合物纳米胶束可以通过与活性氧相互作用发生脂质过氧化进而触发药物释放、产生细胞毒性物质、诱发氧化还原损伤,从而增强传统氧化还原稳态调控相关疗法的抗癌疗效。不饱和脂肪酸
该论文研究介孔TiO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工艺、结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并对骨架掺杂改性,研究了铁离子掺杂对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首先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乳化剂)为模板、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前驱物合成了孔道无序的介孔TiO材料.经对比发现,采用水解沉淀法,通过控制原料加入顺序,可不经煅烧直接得到锐钛矿型介孔TiO,且孔径分布集中、比表面积较大(241m·g),骨架稳定,在450℃焙烧后仍保持
学位
为了改善SiC/Al复合材料的焊接性能,在其表面上化学沉积Ni-P合金镀层.该研究所采用的铝基复合材料SiC体积分数高达70﹪以上,所以要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的Ni-P合金镀层必须采用特殊的前处理工艺.该文通过大量实验,首先比较了不同的前处理过程对沉积速度及镀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前处理工艺及操作条件:用丙酮除油8min后,直接用超声波辅助无钯活化液活化9min,然后放入170℃的恒温箱
学位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了纳米Ni(OH),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碱液加入速率、陈化时间、沉淀转化阶段pH值等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EM、XRD、SEM、IR测试以及振实密度测定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结合表征结果进一步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反应过程中体系pH值的变化,深入认识沉淀转化过程.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通过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电化学阻抗等测
学位
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中药及化学领域,对中药化学数据库进行了新版本的研制及数据挖掘研究,并对咪唑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对五种重组GABA受体亚型αβγ(x=1,2,3,5,6)的亲和力进行了分子模型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进行了数据库新版本的研制,其中包括规范集、结构框架、结构信息、中药命名系统、合法性检验等方面,给出了很多数据库的检索实例,探讨了中药化学数据库的功能和用途.统计了中药化学
学位
针对现行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后期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严重变差的弊端,结合我国对油品质量标准不断升级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催化裂化工艺路线的比较,确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扩能改造技术采用石油大学(华东)开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TSRFCC)",该技术的核心就是在段间更新再生催化剂,从而实现了催化剂性能的"接力",强化和优化了反应过程,达到了提高轻质油收
学位
目前,岩性油气藏的识别和资料评价是一世界性难题。随着层序地层学的出现,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格架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三维地震等代价昂贵、周期长。因此,利用测井资料来研制一种适应岩性油气藏测井资料高精度层序地层学解释及测井资料沉积微相识别技术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以石南31井区清水河组为例,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成因地层形成机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格架并进行了层序划分与对比;在建立起的等时地层格架基
我国煤矿日趋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灾害严重威胁着井下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煤矿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给国家和煤炭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尽管瓦斯爆炸事故频繁发生,但是由于矿井情况复杂,特别是煤矿采空区的情况特别复杂,所以对采空区可燃气体的研究不是很多,对煤矿采空区可燃气体的爆炸参数和抑爆情况的研究不是很充分。因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H、CH对CH爆炸极限范围及参数的影响并
学位
井漏是一种钻井过程中泥浆、水泥浆或其它工作液漏失到地层中的现象,严格的说是指在各种井下作业过程中,各种工作液在压差的作用下漏入地层的一种井下复杂情况。井漏是钻井作业中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处理井漏会耗费大量的钻井时间,浪费大量的泥浆和钻井液,而且严重的井漏可能引起卡钻、井喷、井塌等一系列复杂情况,甚至导致井眼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极大困难。  陆东一五彩湾地区在开发过程中,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世界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近几十年来发现的油田又越来越少。因此,在目前油价暴涨、国内原油紧缺,大量依赖进口的背景下,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日益成为石油企业界经营规划的组成部分。而我国注水开发的油藏最终采收率通常只为原始地质储量的20%~40%,经过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等三次采油,其采收率最多也只提高5%~8%,开发效果很不理想。目前探明可用于开发利用的石油可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