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学龄人口的变动,迅猛增加的城市小学生源造成学校人数的急剧增多,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使得很多学生就读的学校远离住区,并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家长中午不能回家为孩子做饭,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需要在学校解决午餐,从而食堂建筑在小学规划设计中愈发重要。但是有关小学食堂建筑设计的研究不足,对比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与2008年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有关食堂的人均面积数值城市小学甚至要低于农村小学,这引发了对《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关于小学食堂面积指标是否还能满足当前学生使用需求的思考。因此,需要验证《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食堂面积指标对当前学校发展的适应性,并探讨城市小学食堂功能布局及面积设计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小学食堂建筑设计的发展。本文以包含学生用餐空间的城市小学食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总结了小学食堂的特点、布局方式、功能组合以及发展趋势;分别针对小学中常见的送餐式及餐厅就餐两种用餐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其优缺点;并充分利用文献研究、实例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作为研究方法,着重对小学食堂能基本满足使用的面积进行研究,将食堂的基本使用面积分为餐厅面积及厨房面积,建立理论数学模型,采用横向分析法,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规定的食堂人均使用面积指标与数学模型计算出的食堂基本人均使用面积对比,找出《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食堂面积指标的问题,并通过整理重庆市主城区近20所小学食堂的面积数据,对数学模型及《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面积问题进行验证,并总结出小学食堂人均面积的发展趋势;分析相关建设标准中的食堂面积数据,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总结农村小学食堂面积大于城市小学食堂面积的原因,总结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餐厅空间的功能设置及面积发展趋势,探讨满足卫生防疫要求的厨房空间的流线设计及面积演变趋势。最后以重庆树人小学食堂为实例,分析食堂的功能构成、流线布置、面积设计,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小学食堂功能、面积设计发展趋势的合理性。本文对于《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食堂面积指标的验证,不仅指出现有规定中的不足之处,从就餐人数调整、公用空间功能设置、厨房面积增加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补充,并且对当前城市小学食堂建筑空间设置、面积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对实际小学食堂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