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潜在类别分析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乏特点,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乏现状;以不悦症状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乏影响因素以及疲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负性情绪和失眠在疼痛和疲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从而为临床制定类风湿关节炎疲乏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233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Bristo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多维问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和健康调查12条简表,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使用Mplus 7.0软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本研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根据RA患者在不同条目应答的特点,将23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重度疲乏(66人,28.3%)、中度疲乏(110人,47.2%)和轻度疲乏(57人,24.5%)。2.基于不悦症状理论的RA疲乏影响因素分析(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因素中年龄、晨僵时间、生物制剂、关节功能、疾病活动度、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患病时间、贫血、疼痛、失眠对RA疲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因素中的焦虑和抑郁对疲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因素中社会支持、是否在职和婚姻状态对疲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进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关节功能、疾病活动度、疼痛、抑郁和失眠对疲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疲乏和生活质量生理健康总评分和心理健康总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96~-0.727,P<0.05),疲乏得分越高,生理健康总评分和心理健康总评分越低。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疲乏得分为(28.92±14.89)分,疲乏与疼痛、焦虑、抑郁和失眠呈正相关关系(r=0.646~0.752,P<0.05),焦虑患者占18.45%(43/233),抑郁患者占41.20%(96/233),失眠患者占54.08%(126/233)。5.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后结果显示:疼痛对疲乏有直接影响(P<0.05),负性情绪(焦虑和抑郁)在疼痛和疲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P<0.05),负性情绪和失眠在疼痛和疲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P<0.05)疼痛和疲乏之间总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5.69%(0.724/1.300)。结论:1.RA患者疲乏可以分为三种:轻度疲乏、中度疲乏和重度疲乏,以中度疲乏为主。2.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均对RA疲乏产生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占主导,说明更应注重心理调节及生理调节。3.RA患者疲乏越重,生活质量越低。4.疼痛属于RA疲乏的病理生理因素。负性情绪(焦虑和抑郁)属于心理因素,失眠属于非病理生理因素,二者在疼痛与疲乏之中均起到中介作用,说明病理生理因素是原因,心理因素和非病理生理因素是媒介,疲乏是表现,纠正生理因素,调节心理因素,是缓解RA患者疲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