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德·迪弗先生的《杜尚之后的康德》中所出现的“调节性理念”进行分析,试图梳理出当代艺术语境下现成品的地位问题。并且本文在对于当代艺术的美术理论与对“艺术”名词的探讨中,将同样研究杜尚与他的现成品的专家德·迪弗先生与王瑞芸女士二人关于当代艺术的理论问题与现成品的意义问题的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比较,从而得出二人对当代艺术中艺术的出路问题的不同的研究办法与解决办法进行一定的讨论。在对前辈理论的比较中完善笔者本人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 本文围绕着三个大的问题来进行探讨的。切入点则是对当代艺术语境下现成品的意义的思考。三个问题分别是:问题1:“艺术是什么”是否是老调重弹?问题2:对德·迪弗提出的“艺术唯名论”的理解与辨析。问题3:对前卫艺术的未来的探讨。这三个问题看似没有逻辑关系,实则是一个整体。问题1是作为后两个问题的前提来讨论的。因为,对“艺术”这一名词概念的理解将决定我们站在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艺术史和现成品的地位问题,而前卫艺术的地位与去向问题则是建立在我们对艺术与艺术史的理解的基础上来作出判断的。问题2是针对德·迪弗所提出的“艺术唯名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与笔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的思考。问题3是基于对前两个问题的探索后来寻找前卫艺术的出路为前题(这是研究“调节性理念”的意义之所在),来试图回答如何将杜尚的“人之为人”的理论与德·迪弗对于启蒙运动的哲学遗产的思考来重构当代美术史的问题,并在尾声中提出了现代性自我与现代艺术生态的探寻与追问,并对其理论成果如何作用于我们自身和可能去往的地点进行探索。 总的说来,本文是以探讨艺术的定义以及“调节性理念”为出发点,以试图和德·迪弗先生进行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对“艺术”、“现成品”、“前卫艺术”这几个理念的梳理,并不局限于单个的艺术家或美术史中的个案。从广义的方向来,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视角来把握当代艺术理论的前沿理论。最终完成笔者本人对杜尚的现成品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哲学遗产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