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言论构成诽谤罪的判断标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d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媒体是信息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词汇,自媒体包括博客、微博、播客、微信、Twitter、Facebook、社区等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从互联网时代到自媒体时代的过渡即传播方式向互播的转变,也是作为新型“媒体人”、“传播者”自我认知的改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超越时空界限的自媒体言论越来越频繁和大规模地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甚至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情节犯,但刑法条文并未对此作出具体的规定。“两高”《解释》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化了诽谤罪的行为方式和“情节严重”的表现形式。但要做到杜绝模糊化的标准造成司法混乱的现象,仅凭《解释》还是不够的。在《解释》的基础上,还应当明确诽谤罪行为方式中的“捏造”应当指主要内容失实并能使人信以为真,且还应区分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而判断某一言论是否具有诽谤性应以“合理人”的标准评价其是否会产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对于“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不能拘泥于《解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还应结合“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标准加以判断;此外,对于诽谤对象应区分一般民众与公众人物,对满足公众人物身份的诽谤对象在其公共性领域内的诽谤是否构成犯罪要参照新闻传播学中的“实质恶意”的标准。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自媒体言论与诽谤罪的概述,包括自媒体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自媒体言论的基本特征以及诽谤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旨在使读者对自媒体言论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在自媒体言论与诽谤罪之间形成联想;第二部分主要围绕“两高”最新司法解释,简要说明其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深入评析,论述其进步意义及现存缺陷;第三部分为在“两高”《解释》的前提下提出自媒体言论构成诽谤罪的判断标准,并对诽谤对象做了区分,即分为一般民众和公众人物,对未在我国法律中正式“亮相”的“公众人物”概念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诽谤罪判断标准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解决诽谤罪在司法认定中与诽谤违法行为及其他近似罪名的区分,以期能够为司法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认定标准。
其他文献
青年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是推动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网络凭借其便捷性、高效性等优势对政治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激发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占有重要位置。阅读是一项综合技能,阅读能力的高低能够反映出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高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已取
本文从信息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广义信息技术的概念;提出了软、硬信息技术的分类,列出了具体的软、硬信息技术组成;分析了信息技术软、硬分类的必要性。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
骨肉瘤是一种以骨质破坏为特征的恶性肿瘤,是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受遗传或表观遗传变化影响的一种分化缺陷疾病。Runx2是骨肉瘤原癌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Runx2介导的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医药体制改革方案的提出,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医院信息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电子健康档案三大领域,建
信息经济化发展到今天,IT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技术已不再是关键性的问题。IT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正由技术平台转到应用。随着IT设备的大量普及,特别是大量的信息在产生的时候就是以
目的研究COD测定废液中Ag2SO4的回收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方法以COD测定废液为研究对象,将Ag2SO4通过NaCl转化为AgCl沉淀,再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