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颌面部错畸形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病,可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咬合等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其中,骨性错畸形更是受到了医患的广泛关注,生长发育期矫形治疗是有效的早期治疗手段。临床上,对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且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儿,通常采用矫形力快速扩展腭中缝进行矫治,称为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牙支持式快速扩弓与牙—骨支持式快速扩弓对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均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另一方面,快速扩弓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牙根损伤、颞下颌关节部位的微创伤、扩弓后复发等。上颌扩弓矫治效果难以完全保证,矫治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上颌横向扩弓时,颌面部多块骨骼产生较大应力,对扩弓效果的维持有一定影响,此外,扩弓后张力区的新生骨发生部分吸收,也会对扩弓效果有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加速扩弓后腭中缝处骨质沉积矿化,减少骨质吸收,利于维持扩弓效果,缩短保持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复发,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RME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本实验通过上颌快速扩弓装置扩展大鼠上颌腭中缝,将扩弓并给药辛伐他汀(simvastatin)组作为实验组,通过大体及组织学对比研究大鼠上颌快速扩弓、扩弓并给药辛伐他汀分别对大鼠腭中缝的影响。探究辛伐他汀对快速扩弓后腭中缝处骨质沉积钙化的影响。方法:36只6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A)组、阴性对照(B)组及实验(C)组,每组12只。实验当天,B、C组大鼠用双眼圈簧扩弓器扩弓,初始加力力值100g,A组大鼠不扩弓,也不给药辛伐他汀;整个实验期间,C组大鼠扩弓开始即每天定时灌胃给药辛伐他汀悬浊液(10mg·kg-1),同时,相应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悬浊液灌胃A、B两组大鼠。实验动物建模分为3个阶段,即扩弓1w,扩弓后固定保持1、2w。在上述的3个实验阶段,三组分别随机处死4只大鼠,对大鼠腭中缝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应用SPSS 19.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应用最小显著差(LSD)法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双侧a=0.05。结果:1.大体观察实验期间,3组大鼠均未出现粘膜感染、体重明显下降等意外情况,符合实验要求,全部纳入实验。3组大鼠的体重变化情况:实验期间,A组大鼠体重稳步增加,B、C两组大鼠体重略有下降发生在实验第2、3天,稳步增长开始于实验第4天,至第十天三组大鼠体重持平。大鼠上颌宽度,A组大鼠上颌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扩弓力作用下,B、C两组大鼠腭中缝开大,上颌宽度较加力前均增宽(P<0.05),且均大于A组(P<0.05),但B、C两组间腭中缝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2.HE染色A组大鼠腭中缝处见相对少量的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有少量红染的纤维组织,其间可见间充质样细胞。B、C两组大鼠腭中缝处见形态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软骨细胞;腭中缝近骨边缘处骨质齿状不齐,可见数量不等散在或带状分布的成骨细胞,多呈矮柱状;可见类骨质分布在部分成骨细胞周围;同时可见红染拉长的纤维组织,血管充血和组织水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增多。C组镜下表现强于B组。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发现3组大鼠腭中缝处的BMP-2阳性细胞及累计光密度值(IOD):整个实验期间,A组大鼠腭中缝处的BMP-2阳性细胞较少,IOD值弱且无明显差异(P>0.05);B组观察,扩弓1 w及固定1w时,BMP-2阳性细胞增多且IOD值增大,固定2w时BMP-2阳性细胞减少,IOD值减弱(P<0.05);整个实验期间C组大鼠腭中缝BMP-2阳性细胞多,IOD值最高(P<0.05)。结论:1.上颌快速扩弓(RME)可以开大处于生长发育期大鼠的腭中缝,增加大鼠上颌宽度。2.上颌快速扩弓诱导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等分化,增加骨质沉积矿化。快速扩弓并给药辛伐他汀可进一步增强成骨,增加矿化,为临床减少扩弓后复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3.上颌快速扩弓作用下,可增加BMP-2的表达;扩弓联合给药辛伐他汀进一步促进BMP-2表达的时效及强度,提示增加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