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污染物的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黄浦江原水为处理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性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试验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并分析研究了水中污染物的臭氧化特性以及生物活性炭的处理特性。对臭氧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表明,臭氧能够有效降低水体的有机负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的可生化性;对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污染能力的研究表明:BAC柱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去除。本文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效能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前处理工艺”,“前处理工艺+臭氧+BAC”,“前处理工艺+曝气+BAC”三种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分析表明:两条深度处理工艺都能进一步改善前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臭氧+BAC”工艺对CODMn的全年平均去除率为31%左右,“曝气+BAC”为21%左右,前者比后者高出10%左右。对UV254的去除,前者要比后者平均高出20%以上。对两条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的水质安全性分析表明:无论是在生物稳定性还是出水携带细菌总数上,“臭氧+BAC”都优于前者。GC/MS检测结果表明,“前处理工艺+臭氧+BAC+氯化消毒”工艺使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减少了46种,色谱峰总面积减少了33%。“前处理工艺+曝气+BAC+消毒”工艺使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减少了33种,色谱峰总面积减小了13%。进一步证明“臭氧+BAC”出水水质明显好于“曝气+BAC”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受有机物污染的原水来说,在强化和改善传统净水工艺后,再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净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深度处理方法。通过动力学分析建立臭氧与BDOC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以及BAC去除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此中试研究结果证实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净化技术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箱形薄壁梁是桥梁工程中经常采用的结构。然而,箱形薄壁梁在纵向弯曲时,存在剪力滞效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剪力滞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解决了一些实际工程问题,但随着我国交
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所以人们一般把裂缝的出现视作危险的征兆,裂缝使人们产生恐惧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结构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
异形椭球网壳是一种根据仿生学原理提出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外形独特新颖,采用了球面网壳的网格划分技术,但是其力学性能不同于普通的球面网壳。本文以异形椭球网壳为研究对象,
本文运用模型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一个3层1:3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着重研究了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特
以河北省衡水等地区的深层地下水开采漏斗边缘的硬粘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测试、室内渗透试验、高压固结联合渗透等多种试验成果的分析,阐述深层地下水水位降低条件下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结构形式很多,但是钢框架结构是高层建筑钢结构最基本的一种结构形式。在传统的钢框架分析和设计中,一般将框架梁柱的连接假定为完全刚接或铰接,然而在实际当中
钢管混凝土拱桥自1990年四川旺苍东河大桥建成以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建成的就有200多座,其中最大跨度已达460米(巫山长江公路大桥)。钢管混凝土结构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拱
目前在基础隔震结构的研究中,较多学者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二维建模,并假设上部结构为弹性,仅允许隔震支座进入塑性阶段。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有隔震和无隔震的四层框架结
桩基础特别是静力压入管桩在全国正在全面推广,其应用数量是十分巨大的,范围也是十分广阔的,但静压管桩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应用,桩侧压力和摩阻力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通过试
受弯构件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构件截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在广泛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