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22, PTPN22)基因编码产物为淋巴酪氨酸磷酸酶(Lymphoid tyrosine phosphatase, LYP),该酶能够对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起负向调控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PTPN22多态性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风险有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获得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TPN22基因多态性与IT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PCR-MALDI-TOF MS)对191例ITP患者和216例健康对照PTPN22基因-1123G>C(rs2488457)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分析。结果:PTPN22-1123G>C位点优势等位基因为C,健康对照人群中C、G等位基因频率比70.6%:29.4%。ITP组-1123G>C位点等位基因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布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4;P=0.038);G、GG、GC的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1.374(1.024~1.843),1.951(1.031-3.694),1.253(0.825~1.902)。分层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组G、GG频率显著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08, P=0.022), OR(95%CI)分别为1.849(1.174~2.911),3.152(1.143~8.692)。成人ITP组G、GG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42;P=0.048),OR(95%CI)分别为1.410(1.012-1.964),2.030(0.998~4.132)。慢性ITP组G、GG频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82,P=0.081)。女性对照组-1123G的发生频率高于男性对照组,二者之间存在临界显著性差异(P=0.055)。结论:研究证实PTPN22-1123G>C多态性和ITP遗传易感性相关,G为ITP患病的风险等位基因,并且患病风险的高低和G等位基因携带率呈剂量依赖关系;-1123G在各组ITP中起到的作用可能不同,我们的结果提示女性人群PTPN22-1123G的高水平分布可能是ITP在女性总体发病率较高的遗传学基础之一;目前至少可以肯定-1123G是男性ITP、成人ITP风险预测因素;-1123G可能对ITP病程的慢性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研究背景和目的:干扰素(interferons, IFNs)是调节机体初始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I型干扰素系统功能上调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干扰素调节因子5(interferon regulation factor5, IRF5)参与Ⅰ型干扰素分子的诱导生成及其效应阶段,是调控Ⅰ型干扰素分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最重要的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4, STAT4)介导淋巴细胞对Ⅰ型干扰素、白介素-12(IL-12)、白介素-23(IL-23)的信号转导过程,调控Th1、Th17分化;酪氨酸激酶2(tyrosine kinase2,TYK2)通过与JAK2(Janus kinase2)相互作用结合于Ⅰ型干扰素受体复合物,并启动JAK/STAT信号转导级联反应,调控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IRF5、STAT4、TYK2三者均是!型干扰素系统的重要组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报道指出,ITP患者IFN信号通路功能存在异常。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RF5、STAT4、TYK2基因多态性和IT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方法检测IRF5基因3*/4*CGGGG、30bpIn/Del序列长度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rs3821236、rs2304256位点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PCR-MALDI-TOF MS)检测rs10954231、rs7574865位点基因型。受试者共包括ITP患者159名,健康对照196名。结果:1)30bpIn/De1、rs7574865、rs3821236及rs2304256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ITP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rs7574865、rs3821236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产生的两种主要单元型在ITP及对照组间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 OR=1.413(1.013-1.971); P=0.02, OR=0.707(0.525-0.951)];3)将患者依据性别、起病年龄及病程因素分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与ITP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分组;4)协同分析表明,各位点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同时携带多位点风险等位基因将提高ITP发病风险结论:位于IRF5、STAT4、TYK2基因的多态性位点30bpIn/Del、rs7574865、 rs3821236及rs2304256和ITP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且各位点之间能够以协同作用方式增加ITP的患病风险;IRF5、STAT4、TYK2基因是Ⅰ型干扰素系统的重要组分,推测Ⅰ型干扰素系统功能失调是ITP发病的重要机制研究背景及目的:凝血因子Ⅴ、Ⅷ (FⅤ、FⅧ)联合缺乏症(F5F8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近年的研究发现该病病因在于基因lman1或mcfd2的突变。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一个F5F8D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lman1、mcfd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以查找潜在的致病突变。研究方法:我们采集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本,进行了凝血功能相关检查,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FV促凝活性(FV:C)、FⅧ促凝活性(FVIII:C);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法对先证者lman1基因的13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mcfd2基因的4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致病突变。根据先证者突变所在位点,选择性扩增其父、母的相应片段,纯化、测序,以便进行家系分析。结果:先证者APTT82.2S, PT19.6S, TT18.6S, Fg2.9g/1, FV:C7.1%, FⅧ:C18.7%;先证者及其母亲lman1基因第8外显子区出现杂合性单碱基插入c.912913insA,导致蛋白序列改变p.Glu305fsX20;先证者及其父亲lmanl基因11外显子区出现杂合性无义突变c.1366C>T,导致p.Arg456X。结论:先证者lman1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912913insA、c.1366C>T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前者继承自其母,后者继承自其父。这种复合杂合突变的组合方式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