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贫是人民共同的追求,扶贫是国家长期发展的保障。从1978年到2018年期间,我国累计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奇迹”,为世界减贫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2011年我国将贫困认定标准确定为每人每年收入2300元,此标准对贫困人口的扶贫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扶贫方式的不断调整,2014年精准扶贫成为我国主要扶贫方式。2017年第十九次国家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时期,我国当前的任务是使农村人口贫困问题不在发生,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期待,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需要长效的扶贫机制,保证经济改革稳中前进。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迫切需要准确回答谁是穷人的问题。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以贫困人口为主体,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将真正贫困人口纳入扶贫范围。现阶段,我国贫困对象识别仍存在方法和手段不完善,结构设计相对单一,机制建设不足等问题。本文围绕我国农村精准扶贫中贫困对象识别这个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回首我国农村贫困对象识别的发展过程,先后以农村整体、贫困县、贫困村直到贫困者个人为扶贫对象的帮扶目标,发现其识别主体的认知偏差、识别技术的相对落后、识别保障的制度欠缺是制约贫困对象识别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试图结合调动贫困主体积极性的参与式扶贫理论和划分贫困标准的贫困线理论为理论指导,从科学、技术、文化、法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为提高现代精准扶贫工作水平提供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