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润率作为投资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指标,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关注的中心。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是对利润率如何由剩余价值率转化而来,并通过竞争进一步平均化为平均利润率的规律揭示。该理论不仅涉及工商部门如何参与利润率平均化,以及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还描述了利润率平均化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以及阻碍下降的因素。该理论在揭示平均利润的来源——生产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并占有剩余价值从而获得平均利润的规律,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因此,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生产价格理论与利润理论的关键和基础。马克思传统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只是一个解释物质生产部门通过利润率平均化获得平均利润的理论,不能适应和解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非物质的生产与实现为主的经济现象,从而没有涉及经济中更大比重的金融部门和服务业。因此,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试图解释变化了的经济现实。后来学者们对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理论的解释能力,将服务业、金融业等纳入了该理论的解释范围。但他们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的不完整,不系统,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不够一般化。具体表现为:在静态研究中缺少对理论上游的研究,即没有对涉及到的商品概念和生产性劳动的内涵和范围进行拓展,以及没有对预付资本和总利润的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缺少金融资本和服务业资本如何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研究;在动态研究中缺少静态研究基础,对影响因素变动的讨论不够全面系统,只是对少数几个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利润率变动及变动原因的分析;在经验研究中,利润率相关变量的概念范畴与马克思的概念范畴不一致,导致利润率的分子与分母选取指标不恰当。当今时代,商品生产和资本积累都已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非物质商品的生产已成为价值生产的重要形式,以非物质生产为主的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传统物质生产部门。金融部门快速发展,不再满足于通过贷款业务获得利息,而是通过开展更多的金融服务业务来直接转移并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从而直接获得利润,并通过金融投资和交易攫取超额利润,金融化现象已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服务业和金融业资本参与同工商部门资本的竞争,要求而且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甚至高于平均利润。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传统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为更加完整系统的一般理论,即涵盖服务业和金融业在内的整个经济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一般理论,包括一般静态理论和一般动态理论,以解释在新的价值生产与占有方式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及其变化。本文首先对利润率平均化的相关理论和争论进行总结和评价,然后在拓展商品和生产性劳动的内涵与范围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对国民经济部门进行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划分,并对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预付资本和总利润进行界定:依靠对《资本论》的文本解读来对预付资本进行界定,认为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预付资本并不等于预先投入的所有资本,要扣除非职能资本和未使用的资本,以及不在本部门发挥作用的资本;从剩余价值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视角出发来界定总利润,认为总利润是与总预付资本相对应的总平均利润,不包含直接从剩余价值扣除的非生产费用,包含各部门的净利润和尚未支付的利息、股息及红利。最后沿用法因(Fine)和诺菲尔德(Norfield)的方法,构建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静态理论,以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资本如何参与利润率平均化,并加入一般利润率的形成。由静态模型可知,各部门以部门预付资本占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例来分割扣除了各部门资本消耗后的剩余价值,进而获得平均利润。本文在袁庆明的考虑了资本转移的利润率平均化数字模型基础上,纳入商业、金融和服务业等部门,构建了涵盖所有经济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的形成过程数字模型,并采用数理方法进一步上升为利润率平均化的形成过程数理模型。然后通过分析影响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因素,在马艳平均利润率变动规律的数理模型基础上,引入生产资本比例,劳动力价值、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生产率、资本周转速度等其他影响因素,并纳入所有经济部门,来探讨平均利润率变动规律,构建起平均利润率变化的比率模型和增长率模型,从而形成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动态理论。在经验研究部分,本文借鉴谢克和托纳克的方法对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进行经验划分,并对前人预付资本和总利润估算方法改进的基础上,确立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预付资本和总利润估算公式,从而确定平均利润率的估算公式。然后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内,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来估算我国1990年至2018年的平均利润率,并对平均利润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至2018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利润率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幅度超过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是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生产资本比例波动式下降是利润率下降的次要原因。说明了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在我国仍然成立,只不过在波动周期的某些阶段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从更长的时期来看,利润率下降规律以周期性下降或波动式下降的现象表现出来。本文的研究是对前人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也是对原有理论的系统化与完整化,将传统的理论发展为一种更完整系统的理论。主要的创新在于:一是通过拓展商品和生产劳动的内涵与范围,并明确界定预付资本和总利润,来完善理论基础,并澄清分歧;二是将利润率平均化理论从传统的工商业部门扩展到整个经济部门,构建起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静态理论模型,并在前人基础上构建了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动态理论模型——包括形成过程和变动过程的理论模型;三是针对所构建的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理论,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采用中国经济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加上可搜集到的数据限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对利润率非平均化的研究还不够,因而对现实中不能获得平均利润的现象解释不够。二是,由于缺乏详细的交易数据,无法将国民经济部门中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和非生产活动排除出去,从而影响了理论的经验验证。三是没有考察金融部门存在个人客户以及个人进行金融投资与交易行为的情况,因此本文的平均利润率中总利润只涉及对剩余价值的扣除,而不涉及对劳动力价值的扣除。这些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