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研究表明,大量的炎细胞浸润是不稳定斑块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已证实与炎症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NF-κB、PPAR-γ和趋化因子MCP-1、MIP-1α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存在且相互之间有联系,但对于这些因子在斑块中的表达以及其间的关系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尤其以人体冠脉作为研究材料的更为少见。 目的 比较人体冠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内NF-κB、PPAR-γ、MCP-1和MIP-1α表达情况的差异;探讨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不稳定斑块形成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材料和方法 检查近年来具有ACS和稳定性心绞痛病史的51例尸检冠状动脉标本,从中选取晚期AS病变组织块861块,以脂质核心面积是否大于斑块面积40%为标准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UP组,n=122)和稳定斑块组(SP组,n=739)。于每组各随机选择40个组织块进行PPAR-γ、NF-κB、MCP-1、MIP-1α、CD68和SM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阳性物质在斑块内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结果 1.NF-κB在斑块的肩部、纤维帽和基底部均有分布,且UP组肩部NF-κB活性(核阳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P组(21.75±10.80 vs11.4±5.52,P<0.01);2.MCP-1、MIP-1α在斑块内的分布与CD68较一致,在斑块的肩部、纤维帽和基底部均有分布,且UP组肩部MCP-1、MIP-1α的阳性面积明显高于SP组。(MCP-1:66426.77±17635.49 vs36022.82±11294.22;MIP-1α:63731.32±18160.39 vs 36435.7±15025.12;P<0.01);3.同区域MCP-1、MIP-1α的阳性面积均与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