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集中于讨论译文是否忠实有效地传达原作的信息,风格等因素和对译作语言层面的各种分析,而对作为翻译环节中最活跃的元素——译者及其主体性研究重视不够。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译者逐渐从边缘地位上升到文化传播者和历史参与者的中心地位。然而目前翻译研究多注重对译者主体地位的客观理论分析和定位,似乎忽略了从微观个案入手对某一翻译家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为此,要深化主体性研究,有必要从个案研究入手,由个体到群体,将实证研究和系统理论结合起来。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家汪榕培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讨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彰显,并着力分析译者的哲学思想、翻译动机、翻译标准等主观因素对于原文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分析了个人主观因素的形成及其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在汪榕培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体现。深厚的英语词汇学基础和长期的典籍英译实践使先生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诗歌翻译技巧和独特的翻译风格。先生一生钟爱中国古典文学,且造诣颇深,得到多位知名学者教授的高度赞赏。汪先生的翻译目的是把中国古典文化的真正面貌和精髓展现给世人,向世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此他选择了数目可观的古典哲学著作和个人喜爱的古代诗歌和地方戏曲作为翻译对象。汪先生以“传神达意”为其翻译宗旨,这一原则在汪的翻译实践中贯彻始终。为了使西方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汪先生在其诗歌翻译中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本文以陶渊明诗歌英译为个案分析,探讨了译者的主体性在诗歌的三美,文化意象的传递和风格再现三方面的体现。汪榕培的诗歌译作不仅体现了音、形、意的别样美,其自然朴实的语言,清新流畅的风格——“用普通人的语言去描写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呼应了先生一贯坚持的“传神达意”的译诗宗旨。汪先生在诗歌翻译理论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成绩卓著,影响深远,而且他还是典籍英译领域里的呐喊人和身体力行者,因此把其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结合起来,不仅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期待着人们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做出更多地努力!